陈芹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闻笛有怀朱比部”要求分析诗歌形象,然后指出运用了哪些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技巧及作用。 首句“空林寂寞雨丝丝”,描写的是一幅清幽宁静的景色,诗人通过“空寂”“寂寞”两个词将空寂、冷清、幽深的气氛渲染出来;“雨丝丝”则点明了时间和天气,烘托了环境氛围; 接着两句“折得梅花未满枝”
注释 1. 秦淮烟暝水长流:秦淮河在夜色中烟雾弥漫,河水静静流淌。 2. 明月空悬万古愁:明亮的月光照耀着空寂的江面,让人联想到无尽的忧愁和思念。 3. 春去秋来风景别:春天的离去和秋天的到来,使得四季的风景变得不同,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 4. 鸣筝夜夜酒家楼:在夜晚的酒楼里,常常能听到弹筝的声音。 译文 秦淮河畔烟雾朦胧水波荡漾,明月高悬映照千古哀愁。 春天匆匆过去
【注释】 精舍:精修的道观。长干寺:在今江苏苏州,相传为东晋高僧慧远所建。 绕:环绕。 通:通达。 双桥:指苏州城外西郊的虎丘山北麓,有两座相向而立的小石桥。云影:云雾中的影子。疏雨:稀疏的细雨。梵声:佛寺中的钟鼓之声。晚岫:傍晚的山峰。 嘉辰:美好的时候。聊:姑且。世路:人间的道路。漫:随意、任意。 【赏析】
【解析】 此诗首句“忆君还故宅,追叹昔年违”是说怀念朋友回到他原来住过的宅子;后两句“花倚新枝笑,人随旧燕归”是说花儿在新的枝头欢欣地开放,而人也像飞回旧巢的燕子一样。这两句写物抒情,借物喻人,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中间四句描写了吴门春天的景色:春日阳光普照,川原一片明媚、春光灿烂;桑树茂盛,阴翳稀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几句写景生动具体,绘声绘色,使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春日里
解析: 1. 诗句释义: - “青烟紫雾夕冥冥”:描述傍晚时分,烟雾缭绕,景色幽美。 - “似雨飞泉满户庭”:形容雨水如同瀑布般落下,庭院内积水成池。 - “白日山人无一事”:在白天,这位山人无所事事。 - “水精帘下阅金经”:在用水精(一种贵重的宝石)装饰的帘子下阅读金色的经典文献。 2. 译文: - 青烟与紫色的烟雾在傍晚时分弥漫着,仿佛是天空中降落的细雨; - 当太阳落山时
季冬溪阁别张幼于 即见雕栏外,丝丝柳拂头。 水平桃叶渡,花碍木兰舟。 定拟寻春至,仍须下榻留。 只怜君去日,雪洒翠云裘。 注释: 1. 季冬:冬季的最后一个月份,指农历十月或十一月。溪阁:山间的水阁。 2. 即见:立即看到。雕栏外:栏杆外面。 3. 丝丝柳拂头:柳枝轻轻拂过头顶。 4. 水平桃叶渡:渡船在水面上行驶。 5. 花碍木兰舟:花朵妨碍了木兰船的行驶。 6. 定:一定。 7. 寻春
秦淮烟暝水长流,明月空悬万古愁。 春去秋来风景别,鸣筝夜夜酒家楼。
空林寂寞雨丝丝,折得梅花未满枝。 正值邻家夜吹笛,倚阑无限故人思。
青烟紫雾夕冥冥,似雨飞泉满户庭。 白日山人无一事,水精帘下阅金经。
即见雕栏外,丝丝柳拂头。 水平桃叶渡,花碍木兰舟。 定拟寻春至,仍须下榻留。 只怜君去日,雪洒翠云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