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中锡
诗句原文: 早春飞舄觐瑶京,又向都亭折柳行。 天上已沾新岁宠,马头还问旧行程。到官桃李花初暖,在路风烟晓正晴。此别相逢定何日,依依云树独关情。 注释解析: - 早春飞舄觐瑶京: 早春时节,官员们通过特殊的礼仪“飞舄”前往京城朝拜皇帝。这里的“飞舄”指一种特殊的鞋子,象征着官员的身份和地位。 - 又向都亭折柳行: 官员们在京城的都亭(古代帝王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再次行走
【注释】1. 冀文华:名不详,为官至侍郎。2. 淮南:古郡名,治所寿春(今安徽寿县),在今淮河流域一带。3. 大冯:指《南齐书.王僧虔传》:“王僧虔尝问其弟僧辩曰:‘吾家有好竹,何用北窗挂犊头?’僧辩曰:‘大冯所以小阮也。’”4. 小阮:指王僧虔的侄子。5. 莺花:泛指美丽的女子。6. 兔麦秋:农历十月,因“兔”字与“月”谐音,故称。7. 图画里:指画中人物。8. 池草:池塘边的小草
【注释】 白发吴僧健:白发的吴地僧人身体强健。 谭空坐讲堂:在空荡荡的讲堂里坐着谈佛经。谭,谈论。 留人多啜茗:留客多喝茶。啜,品尝。 供佛祗焚香:供奉佛像只烧香。祗(zhī)是恭敬的意思。 日落鸦争树:太阳落山时乌鸦争相飞回树上栖息。 天寒鹤共房:天冷了,仙鹤与人们同住一屋取暖。 嗟予行役倦:唉,我奔波劳累已到了极点。 风雨欲连床:暴风雨要来临了,我恐怕要和床一起被风雨所困了。 【赏析】
【注释】 塞垣:边境的围墙。恶:恶劣,不舒适。杪秋时:晚秋时节。沙深马去迟:指沙漠中风沙很大,马行走缓慢。狂飙:猛烈的狂风。寒烧:寒风中的火把燃烧。荒陂:边远荒凉的地区。鬓几丝:形容人因忧虑而白发早生。 【赏析】 《高桥题河西道壁》是唐代诗人王维在赴西北边陲节度使幕中所作的一首五绝诗。此篇借景抒怀。首联点明题旨,颔联写边地秋景,颈联写风沙大,马行走慢,尾联写边关征人忧国思家之情。全诗意境苍茫雄浑
【注释】 ①毕秀才:即毕仲游,宋代著名文学家。安东:今属江苏南通。 ②“绿树”二句:绿树成荫,梅子熟黄,南风送君归故里,江乡景色使人留恋。 ③“马因”二句:马匹因为送人而来到清浅的江边,鸟儿仿佛也舍不得主人而去,向夕阳啼鸣。 ④此日:这日,即今日。折柳:古代习俗,送别的风俗之一,把柳枝折下来作为赠别之物,以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杨花(又称木棉):一种轻盈的小花,飘落时像飞絮。 ⑤穿杨
《山行限韵 其一》是一首明末清初诗人马中锡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春日湖边赏景的愉悦之情。现对诗歌逐句进行释义如下: 1. 春风湖上杖藜行:“春风”指的是温暖的春风,通常春天的气候温暖而宜人,适合户外活动。“湖上”表明地点是在湖边,可能是作者在春季的一个悠闲时刻来到湖边。“杖藜”是一种古代的拐杖,通常由竹子或木头制成,用于辅助行走。“行”表示步行或者行走。“杖藜行”即手持拐杖在湖边行走,给人一种宁静
《得雨》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国创作的一首描述丰收景象的诗歌。此诗创作于公元960年左右的北宋时期,正值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繁荣时期。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晓风清枕簟:清晨的微风吹拂,使枕席变得清爽。 2. 夜雨溢陂塘:晚上的雨水溢出了池塘。 3. 庭草增新色:庭院中的草增添了新的绿色。 4. 园花洗旧妆:花园里的花朵洗去了旧时的妆容。 5. 酒尊凉更绿
诗句如下: 都市杨花扑酒杯,送君迢递去天台。 注释: 都市——指繁华的城镇。杨花——指柳絮或杨树的花瓣,常用来比喻飘零无定之物。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春天城市景象,杨花纷飞如同被酒杯拂过一般,营造出一种轻盈飘逸的氛围。迢递——形容道路遥远且曲折。天台——古代地名,这里用来象征遥远的归途。整句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心情,既感叹相聚不易,又流露出对离别的不舍与惆怅。应怜青史何蕃传,故下黄金郭隗台。
诗句原文: 柳外湖光花外楼,四时佳兴属春游。 隔林阳焰初疑马,度水晴云欲乱鸥。 客醉不禁寒食酒,僧归还上夕阳舟。 自惭潦倒东风里,也复看山逐胜游。 注释与赏析: - 诗句解读: 1. “柳外湖光花外楼”:描述春天景色的美丽,湖水、楼台在绿柳和花朵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迷人。 2. “四时佳兴属春游”:四季皆有美景可赏,而春天最为动人。 3. “隔林阳燄初疑马”:阳光穿透树林,仿佛是远处奔跑的马儿
诗句释义 1. 别来水北原南圃,夜夜相思梦里行。 - 注释:自东郭别墅分别后,我独自居住在远离故乡的地方,每当夜晚降临,我总是在梦中回到那熟悉的东郭别墅。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东郭别墅的深厚情感和思念之情,通过“梦回”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回忆与留恋。 2. 曲径总教苔藓合,短墙应有蒺藜生。 - 注释:曲折的小路总会长出茂盛的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