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吴僧健,谭空坐讲堂。
留人多啜茗,供佛祗焚香。
日落鸦争树,天寒鹤共房。
嗟予行役倦,风雨欲连床。
【注释】
白发吴僧健:白发的吴地僧人身体强健。
谭空坐讲堂:在空荡荡的讲堂里坐着谈佛经。谭,谈论。
留人多啜茗:留客多喝茶。啜,品尝。
供佛祗焚香:供奉佛像只烧香。祗(zhī)是恭敬的意思。
日落鸦争树:太阳落山时乌鸦争相飞回树上栖息。
天寒鹤共房:天冷了,仙鹤与人们同住一屋取暖。
嗟予行役倦:唉,我奔波劳累已到了极点。
风雨欲连床:暴风雨要来临了,我恐怕要和床一起被风雨所困了。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写一个僧人在寺院里的生活,反映了佛教徒的修行生活。全诗语言平实,但意境深远,表现了佛教徒淡泊宁静的生活状态。
首联“白发吴僧健,谭空坐讲堂。”诗人描绘了一位白发苍苍、体魄强健的吴地僧侣,他在空荡荡的讲堂里坐着谈佛经。这里的关键词是“白发”和“健”,分别表示年老和身体健康。通过这些描述,我们可以想象出这位僧人虽然年岁已高,但精神矍铄,身体健康,能够自如地进行佛教教义的讨论。同时,“谭空坐讲堂”也暗示了这位僧侣在空灵的境界中进行心灵的修养。
颔联“留人多啜茗,供佛祗焚香。”描述了僧侣们热情款待来访的客人,为他们提供茶水和香烟,以表达他们对客人的敬意和欢迎。这里的关键词是“留人”和“啜茗”,都强调了人际交往中的温暖和关怀。而“供佛祗焚香”则进一步展现了佛教徒对宗教仪式的重视。这两句通过描绘寺院内的日常生活场景,表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颈联“日落鸦争树,天寒鹤共房。”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诗人用“日落”“鸦争树”和“天寒”“鹤共房”等意象,描绘了自然界中的景象和生物的行为,表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两句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又体现了佛教徒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尾联“嗟予行役倦,风雨欲连床。”则表达了诗人自己内心的疲惫和无奈。诗人感叹自己的行程劳顿,已经疲倦不堪,而且可能还要遭受风雨的困扰。这里,“风雨欲连床”不仅描绘了天气的变化,更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
这首诗通过描绘僧人的生活场景和自然环境,表达了一种宁静、和谐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将这种氛围传达给读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