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阴浓梅子黄,南风一棹返江乡。
马因送客临清渚,鸟似留人语夕阳。
此日不须歌折柳,他年还拟看穿杨。
到家故旧如相问,莫说从游马季常。
【注释】
①毕秀才:即毕仲游,宋代著名文学家。安东:今属江苏南通。
②“绿树”二句:绿树成荫,梅子熟黄,南风送君归故里,江乡景色使人留恋。
③“马因”二句:马匹因为送人而来到清浅的江边,鸟儿仿佛也舍不得主人而去,向夕阳啼鸣。
④此日:这日,即今日。折柳:古代习俗,送别的风俗之一,把柳枝折下来作为赠别之物,以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杨花(又称木棉):一种轻盈的小花,飘落时像飞絮。
⑤穿杨:射箭技艺高超的人能一箭射中杨柳的嫩叶或果实,这里比喻毕秀才射箭技艺高超。季常:指马季长,字季常,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与毕仲游友善。马季长曾得名“天下第一”。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友人即将离去之际,挥笔作诗相赠,既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抒发了自己对功名的渴望和追求。诗中既有离别的哀伤之情,也有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情景交融,富有诗意。
首联“绿树阴浓梅子黄,南风一棹返江乡。”描绘了一个清新宜人的春日景象。绿树成荫,梅子熟黄,南风吹拂着船帆,带着诗人回到了故乡江乡。这句诗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来营造氛围,为后文的离别作铺垫。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颔联“马因送客临清渚,鸟似留人语夕阳。”“此日不须歌折柳,他年还拟看穿杨。”“马”和“鸟”分别指诗人和友人。诗人乘坐船离开江乡,马儿因送朋友而来到清浅的江边,鸟儿仿佛也舍不得同伴离去,向夕阳啼鸣。这里的“此日”、“他年”,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牵挂和期盼。
颈联“此日不须歌折柳,他年还拟看穿杨。”“穿杨”是射箭技术高超者所能达到的目标。这句诗寓意着希望友人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就,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同样充满期待的心情。
尾联“到家故旧如相问,莫说从游马季常。”“马季常”是指马季长,诗人的朋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许,也希望友人能够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信心。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友情,不要轻易放弃彼此间的联系和帮助。
这首送别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同时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人生哲理。诗人通过描绘离别时的美景和不舍之情,传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祝福。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未来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