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客异南国,还家下北州。
大冯才共被,小阮又同舟。
回首莺花暮,惊心兔麦秋。
可堪图画里,池草重添愁。

【注释】1. 冀文华:名不详,为官至侍郎。2. 淮南:古郡名,治所寿春(今安徽寿县),在今淮河流域一带。3. 大冯:指《南齐书.王僧虔传》:“王僧虔尝问其弟僧辩曰:‘吾家有好竹,何用北窗挂犊头?’僧辩曰:‘大冯所以小阮也。’”4. 小阮:指王僧虔的侄子。5. 莺花:泛指美丽的女子。6. 兔麦秋:农历十月,因“兔”字与“月”谐音,故称。7. 图画里:指画中人物。8. 池草:池塘边的小草,常用以形容荒凉。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写友人归家,而诗人却留在客地,彼此依依惜别,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全诗四句,前二句写送别的地点、时间和对方的身份;后二句写自己的心情和对方的归来。

首联点明题意,说明作者送别冀氏兄弟及侄儿返淮南。“异”意为“不同”。

颔联以夸张的笔调表现了作者对朋友深厚的情谊。“才”指才能,“被”为被子。“共被”,即同睡一床,比喻兄弟情深,不分彼此。“小阮又同舟”,即与弟弟一同乘船,也表明兄弟情深,难舍难分。

颈联抒发离别之情。“回首”是回头的意思,“惊心”即惊骇、惊恐之意,“兔麦秋”是农历十月,因“兔”字与“月”谐音,故称。此乃虚写,实指诗人自己。“莺花暮”指春天景色。这两句是说,当诗人看到那如云似雪的飞絮纷纷扬扬地飘落时,不禁惊骇不已,因为此时正是一年中最令人伤感的时节。

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可堪图画里,池草重添愁。”意思是说,可叹的是,这幅图画中的美景,如今却只能供人欣赏,而那池塘边上的小草,更增添了诗人的忧愁。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动人,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