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中锡
诗句:六出瑶花尚未开,纸屏先见一枝梅。 译文:六出如瑶的花朵还未完全绽放,纸屏却已经先显现出一枝梅花的景象。 注释:六出瑶花指的是雪中的梅花,尚未开是指尚未完全绽放,纸屏是窗户上的屏风,先见一枝梅是指屏风上先显现出一枝梅花的景象,惊回斗帐罗浮梦,恐是仙娥晕酒来,这句话的意思是惊醒了斗帐中人,仿佛是神仙的香气让酒都醉了一般。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虽然冬天寒冷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行乐秋水滨,萧萧木叶下。 - 在秋天的水边游玩,看到树叶纷纷飘落。 - 僮仆知我劳,凭肩健于马。 - 仆人知道我的辛苦,让我靠着肩膀比马匹还强壮。 - 归来憩柴门,返照射檐瓦。 - 我回到了柴门休息,阳光洒落在屋檐上的瓦片。 - 聊复一长歌,曲终和良寡。 - 于是唱了一首长长的歌曲,等到曲终才听到那美妙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雪景的七绝。诗的前两句,写山人在水云之乡住得舒适惬意,一觉醒来,发现大雪纷飞,一夜竟积了三尺多厚。第三句是说:我早已准备好了青钱,买酒喝去;第四句是说:我仍要请打鱼人到船上来。 【答案】 译文:山人住的地方在水云之乡。一觉醒来,发现大雪已经纷纷扬扬地落了一晚上。已经准备好青钱,买酒喝去。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雪景的七绝。全诗意境幽美,语言清新,生动地再现了江南水乡雪后的美景
【注释】 罗浮山:位于今广东省惠州市西北。月昏黄:指月亮昏暗不清,天色将晚。春风:指春天的风。试淡妆:试着化淡妆。却啼红泪湿衣裳:意思是说,画屏上的梅花瓣已经落下,她伤心地哭泣了。 【赏析】 罗浮山下月光昏暗,梅花已凋零。 曾倚春风试淡妆,如今画屏银烛冷,却啼红泪湿衣裳。(这两句写梅花凋残后,诗人睹物伤怀。) 梅花凋残,是花开花落的常理,但诗人在罗浮山下看到一片凋残的梅花
【注释】 戴文进,名不详,生平事迹不详。题,指《送别图》。“白云红树路悠悠”,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景色:一条弯曲曲折的小路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白云和红花树木,路在远处延伸,似乎没有尽头。“三两行人古渡头”,描绘了一幅古渡口的景色:只有寥寥数人在渡口行走,显得十分安静。“一向江南一江北”,“一向”表示方向,“江南”和“江北”分别指长江的南岸和北岸,暗示离别的方向。“不知何地著离愁”
【注释】 1.春怨:借春天抒发内心忧愁。 2.酒痕和泪点罗衣:酒痕指沾湿了酒杯,泪水滴在了衣服上。 3.掌上纤腰瘦一围:指手捏住纤细的腰身,只剩下一小圈。 4.燕子不来犹卧病:燕子没有飞来,我仍然躺在床上生病。 5.半帘红雨送春归:半扇窗子中落着红色的春雨,像是送走春天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写闺情的诗。首句写女主人公因思念情人而愁绪满怀;次句写她消瘦如柴,憔悴不堪;第三句写她卧床不起
诗句: 1. 中山狼传,狼愈急,望见老牸,曝日败垣中。 - 释义:中山地区的狼在紧急时刻看到老母牛,在破败的墙头下晒太阳。 - 赏析:诗的开头描绘了狼的急躁和老母牛的安逸对比,为后文情节发展做背景铺垫。 2. 谓先生曰:「可问是老。」 - 释义:狼对先生说:"你可以问问这头老母牛是谁。" - 赏析:通过狼与人的直接对话,增加了戏剧性和紧张感。 3. 先生曰:「向者草木无知,谬言害事
【注释】 1. 遥望老子杖藜而来:遥望,远望。杖藜,拄着拐杖。老子,这里指孔子。 2. 须眉皓然:胡须和眉毛洁白如霜。 3. 衣冠闲雅:穿着华丽的衣服,举止优雅。 4. 盖有道者也:大概是一位有德行的人吧。 5. 先生且喜且愕:先生又高兴又惊讶。 6. 舍狼而前:离开狼走到先生的跟前。 7. 乞丈人一言而生:请求丈人一句话就能活下来。 8. 丈人问故:丈人询问原因。 9. 是狼为虞人所窘
诗句: 已而简子至,求狼弗得,盛怒。 译文:不久,晋景公亲自来寻找那只狼,但没找到,他非常愤怒。 注释:已而:不久。简子:晋景公的自称。弗:不,没有。盛怒:非常愤怒。 赏析: 这句诗描述了晋景公因为找不到狼而感到极其愤怒的情绪。"已而"一词在这里用来表达时间的顺序,表明事情发生在不久之前。"简子"是晋景公的自称,表示他是这个国家的统治者。"弗"在这里用作否定词,表示没有找到狼
中山狼传 逾时,道无人行。狼馋甚,望老木僵立路侧,谓先生曰:「可问是老。」先生曰:「草木无知,叩焉何益?」狼曰:「第问之,彼当有言矣。」先生不得已,揖老木,具述始末。问曰:「若然,狼当食我邪?」木中轰轰有声,谓先生曰:「我杏也,往年老圃种我时,费一核耳。逾年,华,再逾年,实,三年拱把,十年合抱,至于今二十年矣。老圃食我,老圃之妻子食我,外至宾客,下至于仆,皆食我;又复鬻实于市,以规利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