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山在何许,渺渺彭蠡东。
人来数月程,衣敝补道中。
昨宵青灯花,似坠钗头虫。
儿饥女沈绵,岁晚书未通。

注释:

  1. 家山在何许,渺渺彭蠡东。
  • 家山:代指家乡,即诗人的故乡。
  • 渺渺:形容距离遥远,模糊不清。
  • 彭蠡:古代地名,在今江西省境内。
  • 东:表示方位,向东。
  1. 人来数月程,衣敝补道中。
  • 人来:指家人或亲人来访。
  • 数月:几个月。
  • 程:路程。
  • 敝:破旧。
  • 补:缝补。
  • 道中:在路上。
  1. 昨宵青灯花,似坠钗头虫。
  • 昨宵:昨晚。
  • 青灯花:用青色的油灯照亮的花,可能是指某种植物的花。
  • 钗头虫:古代女性用来插在发髻上的珠宝,这里可能是指某种昆虫。
  1. 儿饥女沈绵,岁晚书未通。
  • 儿饥女沈绵:指家中孩子因为饥饿而哭泣,妻子则因思念丈夫而憔悴。
  • 岁晚:一年的末尾,一年将尽。
  • 书未通:书信没有寄出。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之一,描绘了诗人在家乡的孤独生活和对家人的深深思念。首句“家山在何许,渺渺彭蠡东”通过询问家门的方向,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次句“人来数月程,衣敝补道中”则写出了诗人和家人分别后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对彼此的思念。接下来的两句“昨宵青灯花,似坠钗头虫”和“儿饥女沈绵,岁晚书未通”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夜晚孤独生活中的艰辛,以及对家人的深深思念。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家乡、亲人的深深眷恋,同时也反映了杜甫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