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卿倦游欲东还,幸与诸公俱出关。
世事转头都委梦,人生何计得长闲。
残花烂漫飘村坞,细雨廉纤隔砀山。
谁写熙宁十才子,老夫亦入画图间。
长卿倦游欲东还,幸与诸公俱出关。
世事转头都委梦,人生何计得长闲。
残花烂漫飘村坞,细雨廉纤隔砀山。
谁写熙宁十才子,老夫亦入画图间。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沈辽的作品《次韵酬明发华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首句“长卿倦游欲东还”,引用了司马长卿的故事,意在表达诗人自己的厌倦官场、渴望归隐的心情。司马长卿是汉代著名辞赋家,因不满朝廷的权谋政治而辞官归隐,这里用其故事来象征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
第二句“幸与诸公俱出关”,表达了诗人与同僚们共同离开京城,追求自由的心态。“出关”意味着摆脱束缚,寻求新的开始。
第三句“世事转头都委梦”,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诗人感叹人生短暂,世事如梦,无法长久。这里的“转头”和“委梦”都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
第四句“人生何计得长闲”,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理想的追求。他希望能找到一个真正属于自己、能够安享晚年的地方,远离尘世的喧嚣。
“残花烂漫飘村坞,细雨廉纤隔砀山”,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来营造一种静谧的氛围。残花、细雨等自然景观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谁写熙宁十才子,老夫亦入画图间”,则巧妙地将诗人自己比作历史上的文人墨客,虽然已经年老,但依然有才华被后人记住,如同画家笔下的人物。这不仅是对诗人自身才华的肯定,也体现了他对生命价值的坚守。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独特见解和追求。它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又有对理想境界的不懈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