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入孤城万木凋,荒山野水出林梢。
澧中夷落无烽火,湖上风云有斗蛟。
经岁杜门人不识,终身谢事世何嘲。
故庐寂寂乌峰下,谁为迎霜葺草茅。
诗句释义及赏析:
- 西阁秋杪感怀
“西阁”指的是位于西方的楼阁,这里用作一个地点的标识。在古代诗文中,“秋杪”意指秋天的末梢,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时间的流逝。
“秋入孤城万木凋”中的“孤城”描绘了一个空旷或被遗忘的城市景象。“万木凋”形容树木都凋零了,意味着秋天的景象十分凄凉。
- 澧中夷落无烽火,湖上风云有斗蛟
“澧中”可能是指澧州(今湖南省澧县),一个古地名。
“夷落”可能指的是边疆或者边远地区的村落,“烽火”通常与边境的安全有关,但在这首诗中似乎表达了一种和平宁静的氛围,没有战争的信号。
“湖上风云有斗蛟”中的“斗蛟”是一个生动的比喻,形容湖面上的云彩变幻莫测,好像蛟龙在争斗。这里的“风云”不仅指自然界的现象,也可能隐喻着某种政治或社会的变化。
- 经岁杜门人不识,终身谢事世何嘲
“经岁”指的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杜门”意味着闭门不出或隐居。
“谢事”在这里可能表示放弃官职或者隐退。“世何嘲”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的不理解甚至嘲讽的无奈感受。
- 故庐寂寂乌峰下,谁为迎霜葺草茅
“故庐”指的是过去的居所或住所。“寂寂”形容环境寂静无声。“乌峰”可能是指山的名称,或者是因为山色呈黑而得名。
“谁为迎霜葺草茅”中的“迎霜”指的是迎接寒冷的霜露。“葺草茅”意味着修补或清理杂草和茅草。
译文:
西阁楼顶秋末时分感慨万千,秋风扫过孤城万物凋残,荒山野水露出林梢。
澧州边境平静无需烽火连天,湖水上风云变换似蛟龙翻腾。
长年闭门不问世情不被理解,一生远离尘嚣世界为何嘲笑。
旧屋孤独在乌峰下静候风霜,谁来为我修补那草房的茅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抒情之作,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述,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心境的流转。首句便以西阁秋杪作为背景,勾勒出一幅深秋时节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主题,通过描绘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索。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情感的交织,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互映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