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齐光禄,招余访仙宫。
崇岩九叠峻,行望庵前松。
下马过星坛,超然挹孤风。
华冠映绀发,谈笑想鸿蒙。
饮之青菁饭,喻以朝元功。
顾余方羁束,焉能谢人中。
闇黮七八岁,日月何匆匆。
吾非久寐客,不烦一言攻。
己知弃宠辱,安能为世庸。
还丹何时就,白云弄秋空。
相望江湖上,杳杳复蒙蒙。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我们来看第一句:“在昔齐光禄,招余访仙宫。” 这里的关键词是“在昔”,表示过去的时间,“光禄”,古代官名,这里指的是一位官员;“招”,邀请的意思;“余”,诗人自称,指自己;“访仙宫”,去仙宫探求。整体意思是诗人被邀请到一位名叫齐光禄的官员家中,这位官员邀请诗人去探访仙宫。

接着是第二句:“崇岩九叠峻,行望庵前松。” 这里的关键词是“崇岩”,高大的岩石;“九叠峻”,形容岩石高耸陡峭的样子;“行望”,步行观赏;“庵前松”,位于寺庙前的松树。整体意思是诗人在游览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岩时,看到了前方寺庙前的松树。

然后是第三句:“下马过星坛,超然挹孤风。” 这里的关键词是“过星坛”,走过了星坛;“超然”,形容超越世俗的样子;“挹”,舀取;“孤风”,形容清高独步的风格。整体意思是诗人骑马走过了星坛,感受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高洁风格。

接下来是第四句:“华冠映绀发,谈笑想鸿蒙。” 这里的关键词是“华冠”,“华”在这里有华丽的意思;“绀发”,“绀”是一种深红色,这里可能是指头发的颜色;“谈笑”,轻松愉快的交谈;“思鸿蒙”,思考宇宙的起源。整体意思是诗人头戴华丽的帽子,头发是深红色,他与朋友愉快地交谈,思考着宇宙的起源。

然后是第五句:“饮之青菁饭,喻以朝元功。” 这里的关键词是“青菁饭”,一种用青菁草做成的饭;“朝元功”,朝拜宇宙万物的功德。整体意思是诗人品尝了一种用青菁草做成的饭,这象征着他对宇宙万物的敬畏和崇拜。

接下来的第六句:“顾余方羁束,焉能谢人中。” 这里的关键词是“羁束”,束缚、约束的意思;“焉能”,怎么能够;“人中”,指人间世界。整体意思是诗人意识到自己受到社会的束缚,无法像仙人一样超脱于世。

然后是第七句:“闇黮七八岁,日月何匆匆。” 这里的关键词是“闇黮”,昏暗不明的样子;“七八岁”,大约七八岁;“日月何匆匆”,时间过得太快。整体意思是诗人感叹自己年纪轻轻就已经昏暗不明,而时间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接下来的第八句:“吾非久寐客,不烦一言攻。” 这里的关键词是“久寐客”,长时间居住在外的人;“言攻”,讨论或争论的意思。整体意思是诗人说自己不是那种长年累月在外漂泊的人,对于别人的议论并不感兴趣。

然后是第九句:“己知弃宠辱,安能为世庸。” 这里的关键词是“己知”,自己知道;“弃宠辱”,放弃名利地位;“安能为世庸”,怎么能为世间俗事所困。整体意思是诗人知道自己应该放弃名利地位,不应该为世俗之事所困扰。

最后一句:“还丹何时就,白云弄秋空。” 这里的关键词是“还丹”,道家修炼的一种丹药,通常指内丹;“秋空”,秋天的天空。整体意思是诗人在思考什么时候才能得到这种神奇的内丹,同时也在欣赏秋天天空的美丽。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仙人生活和追求的诗,通过描绘诗人与仙人的交流、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富有想象力和画面感,读来令人神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