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露秋凋叶尚存,藤梢橘刺傍颓垣。
非关蠹蚀萧萧影,似带鹅溪淡淡痕。
半树残阳峰顶寺,一林寒月渡头村。
金丸莫遣频抛却,零落霜条剩沁园。
玉露秋凋叶尚存,藤梢橘刺傍颓垣。
非关蠹蚀萧萧影,似带鹅溪淡淡痕。
半树残阳峰顶寺,一林寒月渡头村。
金丸莫遣频抛却,零落霜条剩沁园。
注释与赏析
第一联:
- 玉露秋凋:秋天的露水如玉般清新,使得树叶虽已凋零但依然保持着存在感。
- 藤梢橘刺:指蔓生的植物,其枝条上挂着的橘黄色刺。
- 颓垣:倒塌的墙壁,此处可能暗示一种衰败或凄凉的氛围。
- 非关、似带:表达一种自然的痕迹,并非因为外界因素(如虫蛀)而显现出痕迹,而是带有某种自然的美。
- 鹅溪:可能是一个地名,也用来比喻淡淡的痕迹,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第二联:
- 半树残阳:形容夕阳下的景色,半边树木沐浴在余晖之中。
- 峰顶寺:山中的寺庙,位于山顶之上,常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 一林寒月:形容夜晚的树林,月光下的景象清冷而美丽。
- 渡头村:河流边的村庄,可能暗示着人烟稀少或者旅途中的孤寂。
第三联:
- 金丸莫遣频抛却:不要频繁地丢弃这些金色的果实,它们可能代表着丰收的希望。
- 零落霜条剩沁园:虽然许多枝条已经落下,但还有残留的在沁园中。这里可能寓意即使面临困境,仍有希望和生机。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没有直接表达情感,而是借助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的感慨,给人以深思的空间。通过对秋天元素的精细描摹,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深沉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