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贤簪盍到林居,笑我无成愧不如。
岂有清风三径宅,漫劳旧雨一缄书。
珠玑满眼看题字,樽酒论心撷晚蔬。
为谢殷勤师友助,新诗刻竹映蓬庐。

【注释】1、诸前辈与诸同学先后过访诗以谢之:指友人来访并赠诗。

2、名贤簪盍到林居:名贤,这里指朋友。盍,通“盍”,何不。林居,隐居之地。

3、无成愧不如:没有成就惭愧于人。

4、三径宅:指陶渊明的“三径”住宅,后用为隐者的代称。径,小路。

5、漫劳:白白地麻烦了。

6、珠玑:珍珠玉器。这里借指精美的文章。

7、樽酒论心撷晚蔬:指在酒筵上谈论诗文和生活。

8、映蓬庐:指把新诗写在竹简上,挂在屋檐下(蓬庐,草房)。

【赏析】此诗作于诗人晚年,时值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是年春天,诗人因避乱而迁居江陵(今湖北荆州),过着隐居的生活。他常到郊外踏青赏花,饮酒赋诗,结交文士雅友,与诸前辈和同学相交往。这首诗就是诗人对他们前来拜访、赠送诗词的酬答之作。

首联两句,写诗人自己的处境和心情。诗人在隐居中感到自己毫无建树,愧对古人,所以对来访的朋友十分谦卑地说:“你们来访我有何贵干?”颔联两句,写朋友对自己的关心和体贴。他们不顾旅途劳累,特地前来拜访,并且还捎来了他们的诗词作品,希望诗人不要辜负他们的期望。颈联两句,写朋友送来诗词作品的情景。他们在酒宴上谈诗论文,相互切磋,兴致勃勃。最后两句,写诗人对朋友的感激之情。他把自己的诗词作品刻在竹简上,挂在屋檐下,作为报答朋友们的一片心意。

这首诗语言质朴平易,风格清新自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感谢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崇尚友情、追求高雅文化生活的风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