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衔科诏出祥云,底事儒林有逸民。
四海声名难着我,一坡风月正宜人。
镜留白发非遮俗,家酿黄柑可接春。
只许诗朋自来往,素袍青履华阳巾。

【诗句注释】

南坡:指隐居在南方的隐士。科诏:科举考试的诏书。凤衔科诏:比喻隐士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

底事儒林有逸民:为什么儒林中还有不务仕途、过着闲云野鹤生活的逸民?底事:为什么。儒林:儒者之林,即指读书人的世界。逸民:不务世务、不仕于朝廷的隐士。

四海声名难着我:即使天下人都知道了,也难以使我动心。四海:泛指天下。声名:名声,声望。

一坡风月正宜人:只有这一片山间的风月才最适合我这样的隐者。一坡:一片山坡。

镜留白发非遮俗:镜子里留下的白发并不能掩饰我的清高。

家酿黄柑可接春:家酿的黄柑可以迎接春天的到来。

只许诗朋自来往:只能允许诗友们自由来往。诗朋:志同道合的朋友。

素袍青履华阳巾:身着素净的袍子,脚穿青色的鞋子,头戴华阳巾,形容隐者的简朴生活。

【译文】

隐士凤鸣,得到了皇帝的青睐,他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以文雅风流著称,他隐于山林之中,与世无争,不为名利所累。即使天下人都知道他的名号,他也不会为之心动,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这片山间的风月才是他所向往的地方。尽管岁月已在他的面颊上留下了皱纹,但这些都无损于他的清高。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清贫生活,过着诗意盎然的生活。他只能让那些志趣相投的朋友来与他交流思想,他们可以自由地往来于山林之间,共享那份宁静与快乐。他身穿素净的衣裳,脚踏青色的草鞋,头戴华阳巾,这就是他所追求的生活方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隐士凤鸣所作的赋,赞美了其淡泊功名、隐逸山林的高洁品质。全诗以“风雅”为主题,描绘了凤鸣的高尚品格和隐逸生活。诗中的“凤衔科诏出祥云”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凤鸣得到皇帝赏识的情景;“四海声名难着我”则表达了凤鸣对名利的淡泊态度;“一坡风月正宜人”则赞美了隐逸生活的美妙;“镜留白发非遮俗”和“家酿黄柑可接春”两句,则展现了凤鸣的朴素生活和高雅情趣;最后两句“只许诗朋自来往”更是强调了他的隐逸身份。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不禁对这位隐士产生了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