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孝亲兮弟敬哥,休残骨肉起风波。
劬劳恩重须当报,手足情深要取和。
公艺同居今古罕,田真共处子孙多。
如斯遐迩皆称美,子孝亲兮弟敬哥。

【注释】

训世孝弟诗十首:这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十首诗都是关于孝顺、尊敬兄长的劝诫,每篇以“孝悌”二字为题。此诗写在古代家庭里,子女对父母要尽孝道,兄弟之间要互相友爱。

子孝亲兮弟敬哥:你对待父母要有孝心,对待弟弟要恭敬。

休残骨肉起风波:不要使骨肉之亲受到伤害,引起不必要的纷争。

劬劳恩重须当报,手足情深要取和:辛勤劳作的恩情重大,一定要报答;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深厚,要和睦相处。

公艺同居今古罕,田真共处子孙多:兄弟共同劳动居住的地方,古今罕见;兄弟共同生活在一起,后代子孙就多了。

如斯遐迩皆称美,子孝亲兮弟敬哥:这样的好事远近都很赞美,做子女的要孝养父母,尊敬哥哥。

【赏析】

《训世孝弟诗》是唐宣宗时期宰相王建作于大中五年(851年)前后的一组诗歌作品。这组诗是作者应礼部试时所写,内容主要是讲孝敬父母和尊敬兄长的道理。

本篇是其五,从全诗来看,作者着重论述了“子孝父慈”的重要性。

第一句“子孝亲兮弟敬哥”,直接点明主题,说明文章开头就要讲“子孝亲兮弟敬哥”。接着第二句“休残骨肉起风波”就是对“子孝亲兮弟敬哥”的具体阐述,指出“子孝亲兮弟敬哥”能够避免“休残骨肉起风波”。第三句“劬劳恩重须当报,手足情深要取和”进一步展开论述,说明要“子孝亲兮弟敬哥”。最后第四、五两句“公艺同居今古罕,田真共处子孙多”则是对“子孝亲兮弟敬哥”这一主题的进一步论证和补充说明:“父子相与同居,自古以来就很少有,而兄弟共同生活在一起,则后代子孙就会增多。”

这首诗的主旨在于强调“子孝亲兮弟敬哥”的重要性,即要孝敬父母和尊敬兄长。这种思想对于维护家庭稳定、促进社会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和道德观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