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孝亲兮弟敬哥,晨昏定省莫蹉跎。
一门孝友真难得,百岁光阴最易过。
和乐且耽宜自翕,彝伦攸叙在谦和。
斑衣舞罢埙篪奏,子孝亲兮弟敬哥。

【注释】

①训世孝弟诗:指《礼记·内则》中的一篇,为古代教育儿童的教材之一,以训诲子弟要尊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此诗是其中的八首诗之一。

②子孝亲兮弟敬哥:儿子孝顺父母,弟弟尊敬哥哥。

③晨昏定省:早晚问安,表示敬重。

④蹉跎:耽误、拖延。

⑤彝伦:常理、道理。彝,常理。

⑥斑衣舞:指《诗·小雅·鹿鸣》中的“斑衣绣裳”,这里借指歌舞表演。

⑦埙篪:两种竹制的乐器。

⑧自翕:自己和悦。

⑨彝伦攸叙:遵循常理,妥善处理各种关系。

⑩斑衣舞罢,埙篪奏:歌舞结束,吹奏乐器。

⑪子孝亲兮弟敬哥:儿子孝敬父母,弟弟尊敬哥哥。

【赏析】
这首诗是《训世孝弟诗》的第八首。《训世孝弟诗》是《孝经》中的一部分,用来教导人们如何尊敬父母,兄弟友爱,并指出人生易逝,应当珍惜光阴。全诗共十首,此为第八首,主题依然是关于孝顺和兄弟之爱的教诲。

第一句:“子孝亲兮弟敬哥”,直译为“儿子孝敬父母,弟弟尊敬哥哥”。这是对家庭伦理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部分。在中国文化中,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单位,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关爱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石。

第二句:“晨昏定省莫蹉跎”,意为“早晚问安,不可耽误”。这句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应有的亲密和及时沟通的重要性。在中国古代,家庭成员之间经常通过早晚问安的方式来表达关心和问候,这有助于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也是维护家庭和睦的重要手段。

第三句:“一门孝友真难得,百岁光阴最易过。”表达了对家庭和睦的珍视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句话提醒人们珍惜家庭和睦的时光,因为这种关系是非常难得的,同时暗示着时间的快速流逝也让人更加意识到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第四句:“和乐且耽宜自翕,彝伦攸叙在谦和”,意味着和谐与快乐应当追求并享受,而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则需要谦虚和宽容的态度。这里强调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即不仅要追求个人的快乐和满足,也要注重与他人的和谐相处,以及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保持谦虚和宽容的心态。

最后一句:“斑衣舞罢埙篪奏,子孝亲兮弟敬哥”,以舞蹈和音乐结束全诗,再次强调了儿子对父母的孝心、弟弟对哥哥的敬意。这里的“斑衣”可能指的是一种传统的服饰,也可能是指歌舞表演,而“埙篪奏”则可能是指在歌舞结束之后,演奏乐器的场景。这个结尾既呼应了前面的教诲,又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艺术和娱乐活动的欣赏。

整首诗语言简练,但寓意深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家庭伦理、亲情、孝道和谦逊等价值观的教育意义。它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美德,以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氛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