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枯山川贫,木落天地瘦。
土口风大行,云罅日微漏。
既往不复追,未来尚可救。
馀事不忍言,言之必成咎。
【注释】
枯:干。
瘦:干瘪。
土口:指山间沟壑。
罅(xià)日:指云隙见日,形容天气晴好。漏:光透,指日影稀疏。
既往不复追:已经过去的事情,不再去追究、回想。
未来尚可救:将来的事还来得及挽救。
馀事:其他事情。
成咎:造成过失。
【赏析】
《秋怀三十六首》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组诗作品,共有三首。此篇写秋天的萧条景色和作者的悲凉心情。诗中以草枯木落为起兴,接着写山穷水尽的荒凉景象,最后抒发了无可奈何的感慨之情。全诗情景交融,意境幽远。
“草枯山川贫”二句,写秋景的萧条。首联点明时间是“秋”。在秋季里,花草树木都枯黄了。由于草木枯萎,山峦显得贫瘠,大地更是空旷。“山川贫”,说明人烟稀少;“天地瘦”,则表明天穹之高,地角之广,都已失去了往日的丰腴,而变得干瘪起来了。
“土口风大行,云罅日微漏。”这两句进一步写秋天的自然景物。“土口”是山间的深谷,“云罅”是指山峰间形成的缝隙。这里,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描绘出一幅苍茫的秋色图。山中沟壑纵横,深不可测,风从这些深沟中穿行而过,呼啸着向山谷深处吹去;山峰上长着密密层层的树木,它们在风力的作用下摇曳不定,时隐时现。这样,天空中的云朵便露出了缝隙,阳光斜射进来,把斑斑点点的光影洒在地上。这两句写得很有层次感,既有空间上的远近变化,又有视觉上的由实到虚、再由虚到实的变化。
“既往不复追,未来尚可救”二句,写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前一句是说:“既然过去了的事情就不能再挽回了!”这是说,人生短暂,光阴如箭,过去的事是无法挽回的。后一句是说:“将来的事还有挽救的可能呢!”这是说,尽管现在的处境很困难,但是只要努力去做,将来总会有所好转的。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既不留恋过去,也不畏惧将来,而是积极向上,勇往直前。这种精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馀事不忍言,言之必成咎”二句,写诗人对其他事情的看法。这里的“馀事”,指的是其他的事情或人情世故等。诗人认为,对于其他的事情,最好是不去管它,不要去说它,因为说了就会给自己招致麻烦。所以,诗人说:“如果去说那些事情,一定会招来祸端的。”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萧条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