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先生,不显姓氏。
垂三十年,居洛之涘。
风月情怀,江湖性气。
色斯其举,翔而后至。
无贱无贫,无富无贵;
无将无迎,无拘无忌。
窘未尝忧,饮不至醉。
收天下春,归之肝肺。
盆池资吟,瓮牖荐睡。
小车赏心,大笔快志。
或戴接䍠,或著半臂;
或坐林间,或行水际。
乐见善人,乐闻善事;
乐道善言,乐行善意。
闻人之恶,若负芒刺;
闻人之善,如佩兰蕙。
不佞禅伯,不谀方士。
不出户庭,直际天地。
三军莫凌,万钟莫致。
为快活人,六十五岁。
安乐吟译文:安乐先生,不显姓氏。
他居住三十年,在洛阳之畔。
他有着风月情怀,江湖性气。
他色斯其举,翔而后至。
他无贱贫贵富之分;
无将迎约束束缚。
穷困时未尝忧虑,酒饮不至醉。
他收集天下春意,归之于肝肺。
盆池资吟,瓮牖荐睡。
小车赏心,大笔快志。
或戴接䍠,或著半臂;
或坐林间,或行水际。
乐见善人,乐闻善事;
乐道善言,乐行善意。
闻人之恶,如负芒刺;
闻人之善,如佩兰蕙。
我虽不佞,禅伯,不谀方士。
不出户庭,直际天地。
三军莫凌,万钟莫致。
为快活人,六十五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活在洛阳岸边的隐逸者的生活与心境。诗中的“安乐先生”似乎是一个不露声色、超然物外的人,他过着简朴而自在的生活,不受外界干扰。他住在洛水的边上,与自然为伴,享受着四季的变化和风月的情致。他的性格豁达开朗,不为贫贱富贵所动,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诗中也提到了“垂三十年”,“色斯其举”,暗示了这位隐士已经度过了漫长的岁月。他的一生可能平淡无奇,但内心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他的生活方式简单而自由,没有太多的束缚和限制,就像他自己说的:“无将无迎,无拘无忌。”这种生活方式使他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诗中还描述了这位隐士的一些日常生活细节。他喜欢在院子里赏心悦目,或者在江边散步;他乐于见到好人好事,乐于听到善言善行;他也不喜欢听到别人的恶语和批评。这些细节都展现了他的豁达心态和高尚情操。
最后几节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不才,但也能像这位安乐先生一样,保持一颗宁静的心灵,不受外界干扰。他还说自己已经活到了六十五岁,这也是一种对自己生活态度的肯定。整首诗通过描绘这位安乐先生的生活方式和内心世界,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