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无知,唯知不为。
不为无他,唯求不欺。
我有人是,人无我非。
因开瓮牖,遂凿盆池。
都邑地贵,江湖景奇。
能游泽国,不下堂基。
帘外青草,轩前黄陂。
壶中月落,鉴里云飞。
既有荷芰,岂无𦳓茨。
既有蝌蚪,岂无蛟螭。
亦或清浅,亦或渺弥。
亦或渌净,亦或涟漪。
风起蘋藻,凉生袖衣。
林宗何在,范蠡何归。
密雪霏霏,轻冰披披。
垂柳依依,细雨微微。
可以观止,可以忘机。
可以照物,可以看时。
不乐乎我,更乐乎谁。
吾于是日,再见伏羲。
诗句释义
1 有客无知,唯知不为。:此句表达的是诗人与客人的交往态度。有知识的人知道什么是对的,但不一定追求正确;他们只做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
不为无他,唯求不欺。:这句话强调了行为的诚实和正直。无论做什么,都不应该欺骗自己或他人。
我有人是,人无我非。: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认知的态度。即使别人没有的东西,我也有;别人有的,我不一定要有。这是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态度。
因开瓮牖,遂凿盆池。:描述了通过简单的工具,如瓮(一种陶罐)和窗户,就可以创造出一个小型的水池或池塘。
都邑地贵,江湖景奇。:都邑(城市)土地昂贵,而江湖(湖泊和河流)风景独特。
能游泽国,不下堂基。:能够在广阔的湖泽中自由游泳,不必限制在有限的地面上。
帘外青草,轩前黄陂。:窗外的草地,窗前的池塘。这里的”青草”和”黄陂(池塘)”都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
壶中月落,鉴里云飞。:壶中的月亮落下,镜子里的云彩飘动。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自然现象来比喻人的心境变化。
既有荷芰,岂无𦳓茨。:既有足够的荷叶和荷花,也有足够的芦苇。”𦳓茨”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植物或物体。
既有蝌蚪,岂无蛟螭。:既有蝌蚪,也有蛟龙。这两句进一步强调自然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诗人对这些生物的喜爱。
亦或清浅,亦或渺弥。:可以是清澈见底的,也可以是深不见底的。这里形容了水域的不同深度。
亦或渌净,亦或涟漪。:可以是绿色的清澈水面,也可以是有波纹的水面。
风起蘋藻,凉生袖衣。:当风吹过,水面的草叶和水草摇曳生姿;微风吹过,衣袖上感受到凉爽。这两句描写了自然的风和温度变化对人的影响。
林宗何在,范蠡何归。:林宗和范蠡(古代传说中的贤者)去哪里了?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到哪里去了?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去智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密雪霏霏,轻冰披披。:密集的雪花纷纷扬扬,薄薄的冰层覆盖着大地。这里用”霏霏”和”披披”来形容雪花的密集和轻冰的覆盖。
垂柳依依,细雨微微。:垂柳轻轻摇曳,细雨轻轻飘洒。这是对春天景象的生动描绘,表现了春天的柔情和生机。
可以观止,可以忘机。:可以停下脚步欣赏美景,也可以放下心机去观察和体验自然的变化。这两句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可以照物,可以看时。:可以照亮物体,也可以观察时光的流逝。这两句进一步说明了自然和时间的美妙之处。
不乐乎我,更乐乎谁。:对我来说,不快乐;对于别人来说,是否更加快乐呢?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探索。
吾于是日,再见伏羲。:在这一天,我又见到了伏羲。伏羲是古代的一位圣人或哲学家,这里暗示了诗人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和感激。
译文
有客人不理解我,只知道不做错事。
不做错事不是没有原因的,只是追求不欺诈。
我拥有自己的个性,别人没有我的独特。
因为开了窗户,所以能够挖出一个小池塘。
都城里的土地很贵,而江湖的风景又很奇特。
能在广阔的地方自由游玩,不用受地面的限制。
窗外的草地上,窗前的池塘上。
在壶里的月亮落下时,在镜里的云雾飘飞时。
既有荷叶和荷花,也有芦苇。
既有蝌蚪也有鱼龙。
可以是清澈见底的,也可以是深不见底的。
可以是绿色的清澈水面,也可以是有波纹的水面。
风刮过,水草摇曳,衣袖感到清凉。
林宗和范蠡去哪里了?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去哪里了?
密集的雪花纷纷扬扬,薄冰覆盖大地。
垂柳轻轻摇曳,细雨轻轻飘洒。
可以停下来观赏美景,可以放下心机去观察和体会自然的变化。
可以照亮物体,也可以观察时光的流逝。
对我来说,不快乐;对于别人来说,是否更加快乐呢?
在这一天,我又见到了伏羲。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智慧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林宗和范蠡,也成为了一种象征,代表着过去智者的智慧和才能。最后,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探索,使诗歌具有哲理性和启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