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巢已是别人门,梅自萧疏柳自昏。
河北谤来须混俗,江东谳就欲招魂。
故王未纳耶溪女,越相先寻泽国村。
怀古感今吟不尽,一双清泪落醨樽。

【注释】

归姑苏:归苏州。姑苏,今江苏苏州市。

旧巢已是别人门:我的旧居已被他人占去了。

梅自萧疏柳自昏:梅花依旧萧疏,柳树却显得黯淡无光。

河北谤来须混俗:在河北的诽谤之声,我只好混同于世俗之音。

江东谳就欲招魂:在江东审理案件,我打算为死者招魂。

故王未纳耶溪女:故王(指吴王)没有接纳耶溪的女子。

越相先寻泽国村:越国的相(丞相)先去探访泽国的村落。

怀古感今吟不尽:对古代的事情感慨不已,吟诗写不出。

一双清泪落醨樽:两行清泪洒落在杯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人通过描写自己被排挤和诬陷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对当时社会黑暗的不满。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共28个字,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首联:“旧巢已是别人门,梅自萧疏柳自昏。”意思是“我的旧居已被他人占据,梅花依然萧疏,柳树却显得黯淡无光”。这是说诗人被驱逐出自己的住所之后,虽然身在外地,但仍然心系故乡,对故乡的人事变化仍十分关注。这种感情是非常复杂的,既有对故乡的怀念,又有对自身不幸遭遇的感慨。这一句既点明了地点,又写出了自己的心情,为下两句的描写打下了基础。
颔联:“河北谤来须混俗,江东谳就欲招魂。”意思是“在河北受到别人的诽谤,我只得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在江东审理案件,我打算为死者招魂”。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在社会上的困境和无奈。这里的“谤”、“狱”都是比喻,分别代表社会的舆论和法律的压力。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悲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颈联:“故王未纳耶溪女,越相先寻泽国村。”意思是“故王(指吴王)没有接纳耶溪的女子,越国的相(指丞相)先去探访泽国的村落”。这句诗以对比的形式,展现了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人物对待同一事件的不同态度和行为。这里既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腐败,也表现了诗人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
尾联:“怀古感今吟不尽,一双清泪落醨樽。”意思是“怀古感今吟诗写不出来,两行清泪洒落在杯中”。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失望和悲哀,以及对过去的怀念和留恋。这里的“清泪”既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历史的见证。整首诗以悲凉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的身世经历和内心世界,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