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时渡长芦,行役甚迫束。
忽逢万人杰,大胜十年读。
升沉既日异,岁月空电速。
公乎国元龟,用舍兴替卜。
如何白玉堂,儤直不满宿。
共惟中兴主,志扫伊吾北。
宁容廊庙具,尚赋诸侯禄。
相茵朝以登,胡骑夕可逐。
斯民补疮痏,郡县宽金谷。
重将大手笔,继镂泰山玉。
【注释】
(1)次韵张安国二首其一:次韵,是和诗的体裁之一。张安国,字君玉,北宋名臣,官至宰相。此诗为作者与张安国的唱和之作。长芦:地名。在今天津市东、北一带。行役:旅行、行军。束:拘束、受约束。
(2)忽逢万人杰,大胜十年读:忽然遇见了英雄豪杰,胜过读了十年的兵书。万人杰,指张安国。
(3)升沉既日异,岁月空电速:人的升迁沉落一天天不同,岁月却像闪电一般迅速。
(4)公乎国元龟,用舍兴替卜:您是国家元老龟,国家安危系于您的用与舍,兴与替,您的命运将决定国家的存亡。元龟,即太傅。
(5)如何白玉堂,儤直不满宿:你为何在白玉堂值班的时间不足一宿?儤直,值班。
(6)共惟中兴主,志扫伊吾北:我们共同期望中兴之主,立志扫平伊吾以北的疆场,伊吾即现在的吐鲁番地区。
(7)宁容廊庙具,尚赋诸侯禄:难道容忍那些掌握权柄的人居庙堂之上,而自己只享受诸侯的俸禄吗?宁,难道。
(8)相茵朝以登,胡骑夕可逐:我辅佐朝廷登上高位之后,可以很快地驱逐胡骑南下。相茵,辅佐。
(9)斯民补疮痏,郡县宽金谷:百姓得以修补创伤,郡县得以宽裕国库,金谷,喻指国库。
(10)重将大手笔,继镂泰山玉:我将挥动巨大的文笔,继续雕琢泰山上的玉碑。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张安国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罢相,隐居不仕。宋神宗曾召他任尚书左仆射,他推辞说:“自陛下即位以来,天下无事,臣已尽其力矣。”于是退居洛阳闲居,并作了许多咏史抒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它表达了作者希望有贤能之人出现来辅佐君王,使国家强盛安定,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不求富贵的思想感情。
诗的起句“往时渡长芦,行役甚迫束”,写诗人过去曾经经过一个叫做长芦的地方,当时旅途非常匆忙,时间紧迫,不得不束手无策地去面对。接着两句“忽逢万人杰,大胜十年读”,忽然之间遇到一个杰出的人才,比起过去十年所读到的兵书还要好得多。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渴望和对贤能之士的欣赏。
三、四句“升沉既日异,岁月空电速”中“升沉”、“日异”,“岁月”、“电速”都是形容时间飞逝的意思。这里诗人运用了两个比喻:“日月如梭”和“光阴似箭”。这些生动的比喻都表明了时间的宝贵和人生的短暂。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感叹和忧虑:人生如此短暂,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接下来“公乎国元龟,用舍兴替卜”这两句诗中“公乎”、“元龟”、“用舍兴替”,都是指国家大事和国家的命运。诗人通过这些词句表达了自己为国家担忧和忧虑的心情。他认为国家的命运取决于他的用和舍,他的决策将决定国家的兴衰和存亡。因此,他必须时刻关注国家大事,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和决心:他愿意为国家做出贡献,为国家的未来而努力。
五、六句“如何白玉堂,儤直不满宿”中“白玉堂”是指朝廷的高级官员办公的地方。这里诗人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示对朝廷的不满和抱怨。他认为朝廷中的一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国家的利益,这种行为是不道德和不公正的。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和抗议:这些人应该受到惩罚和制裁,让他们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代价。
最后两句“共惟中兴主,志扫伊吾北”,意思是说我们都期望有一个能够振兴国家的君主,立志扫除伊吾以北的疆场。这里的伊吾是古代的一个边远地区,位于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憧憬。他认为只要有一个有能力的君主领导国家,就能够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表达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人才的期待。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自己的理想和志向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