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病今年剧,阴寒此际频。
烟溪长作暝,霜叶不成春。
北贡来何缓,西师信未真。
平生绕朝策,吾亦愧斯人。
【注释】
十月即事呈彦章其一:指代这首诗。十月,指深秋时节。此际,指此时此地。
阴寒:天气寒冷阴暗。
烟溪:指小河流经的山间雾气笼罩的溪水。暝(míng):天黑,日落。
霜叶:经霜的树叶。不成春:《礼记·月令》“立秋后五日,天子衣黄,乘苍龙,服黄玉,建黄旗,衣黄采,举火,鼓以伐鼓,吹竽笙。”郑玄注:“是故万物入藏,霜始降而杀蛰虫也。其音商,其声夷。”《吕氏春秋·有始览》:“孟春之月……雷乃发声,蛰虫咸动,鱼上负来,亲嘴鸣。”高诱注:“亲嘴鸣者,雷之始也。”按,古人以为雷声如钟声,故谓雷鸣为钟鸣。
西师信未真:西边的战事,尚未传来确实的消息。
平生:指诗人一生。朝策:朝廷上所献的计策。
【赏析】
《十月即事呈彦章其一》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作于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当时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正在赴延州途中。全诗四句八韵,语言质朴无华,却情致深长、意境清幽、韵味悠远。
首联点明题旨,写景寓情。“衰病今年剧”一句写自己今年身体衰病日益严重,“阴寒此际频”一句写此时此地天气寒冷阴暗,连带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和苦闷。“烟溪”二句,写眼前景色,烟水蒙蒙,山色迷蒙。这两句看似写景,实际上却是在借景抒情,表达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情绪。
颔联写景,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情感。“北贡来何缓”,意为北边的进贡为何如此缓慢;“西师信未真”,意为西边的战事是否真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朝廷政治的不满,以及对时局的忧虑。
颈联写诗人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无奈和悲愤。“平生绕朝策,吾亦愧斯人。”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一生都在为朝廷献计献策,如今却身陷囹圄,心中无比悲愤。这里的“惭愧”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愤之情,也表达了他对朝廷的不满和失望。
尾联写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吾亦愧斯人”,这句诗中的“吾”指的是诗人自己,而“斯人”则是指那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人。这里用反讽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在政治上无所作为的人的批评。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望,希望有人能够改变现状,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