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综都遗忘,翻收乱贮储。
据梧甘抵滞,抚卷涉伸歔。
老去从萤槁,昏来著茗祛。
缅怀千载上,知读几年书。
【注释】
读史——即读书,这里指阅读历史。条综都遗忘,翻收乱贮储——意思是说,历史典籍很多,但因年深日久,已经遗忘,需要重新整理收藏。据梧甘抵滞,抚卷涉伸歔——意思是说,坐在梧桐树下,心情抑郁,不能平静,翻阅书卷时,不禁叹息。老去从萤槁,昏来著茗祛——《新唐书·刘晏传》载:“(刘)晏性俭于财,家无正寝,以小厅自处……每食罢,则曳杖徐行,且吟诗曰:’两鬓苍颜翁,一钱不直钱!’其自晦如此。”这里用刘晏的形象说明自己年老多病,生活清苦。缅怀千载上,知读几年书——意思是说,回想千年前的历史,知道今天能读到这样的书籍是几经辛苦得来的。
【赏析】
《读史》,此诗作于作者晚年,表现了对国家兴衰、民族兴亡的深刻思考。全诗四句,前两句写“读”的内容和过程;后两句写“读”的感受和体会。
首句“条综都遗忘”,言自己年老多病,读书时已不复记忆当年所学。“条综”,本指丝缕之细密,这里喻学问之繁富。“都遗忘”,即全部忘记。“翻收乱贮储”,言自己虽已忘记许多往事,但仍然要收集整理,使之有序。“据梧”,典出《晋书·谢安传》,东晋大将桓温伐蜀失败,谢安在庭院中乘凉时,有人对他说:“安石(谢安字安石)如欲枕藉黄流,当早取谢玄(谢灵运曾孙)。”谢安回答说:“卿何以见安石?”那人说:“我听说,山公(王戎)昼日眠,过中庭竹下,公子(谢安侄儿)辄捉而歌:‘阿奴比诸人,令东阿重来。’”谢安听后大笑。后人因此称王戎为“山公”。这里用典意在说自己尽管年老体衰,仍要像王戎那样勤奋好学,不断搜集整理旧有的知识。
次句“据梧甘抵滞”,是说自己虽然努力读书,但因年老多病,仍感到心中郁闷,不得舒展,故常“抚卷”而“涉伸歔”(叹息)。这里的“拂卷”,与“据梧”相对应,都是指翻阅史书的动作。“抚卷涉伸歔”,既是说自己的心情,也是说自己的行动。
第三句“老去从萤槁”,用刘晏的形象说明自己年老多病、生活清苦的状况。刘晏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在任期间,力主改革财政制度,使国家经济得到恢复。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但他晚年却过着非常清苦的生活。“老去”,即年老。“从萤”,即跟随萤火虫。传说萤火虫能自行发光,古人认为它是长寿的象征。“著茗祛”,意同“饮茶解渴”,“著”,通“煮”;“茗”,指茶。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己年纪大了,身体衰弱,常常跟随着萤火虫,在月光下喝茶消渴。
末句“昏来著茗祛”,意思是说,夜深了,灯光昏暗,自己只好喝些茶水来解渴。“昏来”,即夜晚降临。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晚年的孤独寂寞以及他对于历史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