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藏巧拙,收拾老亭云。
雨溜漫天凿,年侵见石心。
支撑非尔力,秉执俨如临。
亦有浑浑气,唯嗟骨未任。

诗句释义:

  1. 赋里人亭前三立石:这一句描述了在一座名为“里人亭”的古亭前有一块石头。
  2. 昔人藏巧拙:指过去的人用智慧或技艺巧妙地隐藏或展现了他们的才能。
  3. 收拾老亭云:形容这座亭子历经岁月沧桑,依然保存完好。
  4. 雨溜漫天凿:形容雨水冲刷,使亭子的屋顶如同被凿刻过一样。
  5. 年侵见石心:随着时间的推移,雨水和时间侵蚀,使得石亭更加显露出历史的痕迹。
  6. 支撑非尔力:强调这座亭子是经过人力支撑和维护的。
  7. 秉执俨如临:形容守护亭子的人态度严肃认真。
  8. 亦有浑浑气:指这座亭子具有一种浑厚、古朴的气质。
  9. 唯嗟骨未任:感慨这座亭子的年代久远,无法承受更多的风雨和岁月。

译文:

在老亭子前的那块大石头上,曾经有人巧妙地隐藏了自己的才华。这个亭子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洗礼,依旧坚固地矗立在那里。雨水冲刷过,使得亭顶上仿佛被人凿刻过一般。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座亭子显得更加古朴,透露出它的历史痕迹。守护这座亭子的人,总是以庄重的态度面对这一切。它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让人不禁感叹它的古老和不朽。然而,这座亭子毕竟已历经沧桑,恐怕难以承受更多的风雨和岁月的侵蚀。

注释:

  • 赋里人亭前三立石:这是描述一座位于某处(可能为古代某个城市)的古亭子前有一块巨石。
  • 昔人藏巧拙:这里指过去的人们善于运用巧妙的手段或技巧来隐藏自己的真实能力或意图。
  • 收拾老亭云:形容这座亭子历经多年,仍保持着原有的风貌和结构。这里的“收拾”可能是指修缮或保养。
  • 雨溜漫天凿:描绘了雨水对亭顶的冲击,仿佛在不断地凿刻。
  • 年侵见石心:随着时间的推移,雨水和岁月的侵蚀让石亭的石材变得更加明显和突出。
  • 支撑非尔力:强调这座亭子之所以能够稳固地存在,并不是因为某个人或某些人的力量,而是因为其自身的结构稳定和耐久性。
  • 秉执俨如临:守护者对待这片土地和建筑物的态度十分庄严和认真。
  • 亦有浑浑气:这座亭子散发出一种浑厚、古朴的气息,给人以深沉的感觉。
  • 唯嗟骨未任:感叹这座亭子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但终究抵挡不住时间的摧残和岁月的流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老亭子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氛围。通过对石亭的赞美,诗人展现了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尊重与怀念。诗中的“昔人藏巧拙”、“支撑非尔力”、“亦有浑浑气”等词语,都体现了诗人对这座亭子及其所在环境深刻的观察和思考。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时间和自然无情侵蚀的无奈和感慨,以及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深深忧虑。整体而言,此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文化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