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吴霸业竟谁成,留得崇丘岁一登。
玉雁已随黄壤尽,铁花空向碧潭凝。
空中有塔掀铃语,台上无僧唤石应。
踏尽苍苔春老去,但馀落日与寒藤。

【注释】

勾吴:指今江苏苏州一带。崇丘:高丘。唐宋时称山为崇。岁一登:每年登上一次。玉雁:这里指石刻的玉雁铭文。黄壤:黄色的土地,这里指坟墓。铁花:指石刻上的花纹,像铁浇铸而成。碧潭:水色青绿,清澈如碧。掀铃语:指石塔上铜铎(一种打击乐器)发出的响声。唤石应:石塔上没有僧人,所以石塔不能像古寺那样回应敲击的声音。苍苔:深青色的苔藓,这里指台阶上的苔藓已被踏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虎丘名胜古迹之作。诗中对虎丘山及其石刻作了高度概括性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虎丘山的赞美之情。

首联“勾吴霸业竟谁成,留得崇丘岁一登。”勾吴霸业:春秋时吴王阖闾所建霸业,即吴国在江南地区的霸权。崇丘:高丘,这里泛指南明市郊的虎丘山。岁一登:每年登一次高丘。这两句说虎丘的霸主事业究竟归谁所有呢?只有高丘依然年复一年地被人们登临欣赏。这两句写虎丘的雄奇秀丽、历史悠久,突出虎丘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颔联“玉雁已随黄壤尽,铁花空向碧潭凝。”玉雁:这里指石刻中的玉雁铭文。黄壤:黄色的土地,这里指坟墓。碧潭:深绿色的水池,这里比喻虎丘周围的自然景色。这两句说玉雁已经随着黄土而消失了,只剩下铁花在碧潭上空凝结,无法与古刹里的钟鼓相呼应了。

颈联“空中有塔掀铃语,台上无僧唤石应。”铃语:指石塔上铜铎的铃声。这二句说,虽然有石塔上铜铎的铃声,却没有僧人能像古刹里的那样呼唤石壁来应和。

尾联“踏尽苍苔春老去,但馀落日与寒藤。”苍苔:深青色的草。这两句说,自己已经踏遍了满地的青苔,春天过去了,只剩下黄昏时分的夕阳和枯藤。这两句抒发了诗人对虎丘山的依恋之情。

此诗通过描写虎丘山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虎丘山的深厚感情,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游山玩水、陶冶性情的情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