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课木奴千树入,却夸蠹简百年馀。
先生不要金花帖,只借耕田觅饭书。
【注释】
柬:向。龚立道:即龚自珍。木奴:指柑橘,俗称柚子。蠹简:喻书。金(jīn)花帖:用金箔制成的书签。借耕田觅饭书:意谓读书以谋生,不必非做官不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与友人谈学问的时侯所写。他劝朋友不要追求功名富贵,而应致力于学问和道德修养。诗中说“先生不要金花帖”,意思是不要那种华而不实的书,要读有用的“耕田觅饭书”。作者认为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做官,而是在于“觅饭”,也就是通过读书来谋求生活。
“不课木奴千树入”,这里用典,《晋书·殷浩传》有载:“浩尝为子畜木奴数百。”《南史·谢晦传》有载:“晦家素贫,每食常割半以为粥。”这里比喻那些没有学问的人也有许多财富,而真正有学问的人却只有很少的一点。
“却夸蠹简百年馀”,“蠹简”是指古代书籍,“百年馀”则表示时间之久远。这里的“却”字表明作者与友人对这种观点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读书人不应该满足于只学了几十年,而应该有更长远的志向,像“蠹简”这样流传了上百年的书籍,应该更加重视。
最后四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读书人的希望:“先生不要金花帖,只借耕田觅饭书。”这四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读书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谋生,而不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
这首诗是一首劝诫诗,通过对比不同的人对待读书的态度,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主张读书人应该注重实际,不要被虚名所迷惑,而是要通过读书来谋取生活,实现自己的价值。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意义的,对于后来的文人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