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光退杳难凭,欲问江鸥只怨憎。
得意举帆烧北岸,伤心流梅锁西陵。
雪消蜀货千樯下,风顺吴盐万斛增。
且趁一樽相暖热,自非乘醉莫来登。

【注释】五首:这是组诗的总题。南楼:泛指高楼。怀古:怀念古人。五首:指《登金陵凤凰台》、《登冶城西北谢公亭》、《登西陵望故山》三首诗。光退:日落。杳难凭:难以凭吊、凭忆。烧北岸:扬帆北上,烧掉北岸的帆。伤心流梅锁西陵:《文选·潘岳<藉田赋>》:“伤心流涕而洒之。”李善注:“流涕,言江上梅也。”西陵,在今江苏镇江附近,是长江中游的一个著名风景区。雪消:冬雪融化。蜀货千樯下:指从四川运来的货物堆积如山。蜀货,四川所产货物。樯,船头插着旗帜叫樯。风顺吴盐万斛增:指风顺时,从苏州贩来的盐增加很多。吴盐,苏州一带生产的盐。乘醉莫来登:趁着喝醉酒,不要登上南楼。乘醉,醉酒,意即“一醉”。

【赏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之作。诗写于公元80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暮春时节。当时诗人已退归故乡。全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含蓄蕴藉,风格苍老沉郁而又清丽自然。

“夕阳光退杳难凭,欲问江鸥只怨憎。”夕阳残照,余晖渐隐,诗人凭高远眺,但见一片空寂苍茫的暮色,无法凭吊凭忆了。想向江上飞翔的白鸥传语寄意,却又埋怨它怨恨自己。这两句写诗人登临怀古时所见景色,表现他内心的孤寂和怅惘。夕阳光退,暮色苍茫,诗人凭高而眺,目送江天一色,无限惆怅之情油然而生。“杳难凭”,意为茫茫无际,难以凭依;“怨憎”二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诗人本想通过与江鸥对话来抒发胸中郁闷,却因江鸥的怨忿而反遭其咎。“欲问江鸥”四字,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又透露出他对世事的不满与失望。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只见一片空阔无际的江面,暮霭沉沉,令人感到渺茫和怅惘。此时,他不禁想起那些历史上的英杰人物,他们也曾在此凭吊怀古,可如今,谁又能再听到他们的呼唤呢?诗人内心充满了悲凉与无奈。

“得意举帆烧北岸,伤心流梅锁西陵。”这两句进一步描写了诗人的感慨之情。得意举帆,意味着诗人即将踏上新的征途,心中满是豪情壮志;而伤心流梅则暗喻诗人心中的哀愁与失落,就像那被风吹落的梅花般凋零、凄婉。诗人站在高处远望,眼前的景象让他思绪万千。他想到了自己的仕途经历,曾经得意洋洋地扬起帆篷,向北岸驶去;而现在却只能在西陵停留,黯然神伤。这种巨大的反差让诗人深感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多舛。他不禁想起了那些逝去的英杰人物,他们也曾在这里留下过辉煌的足迹,但时光荏苒,如今却只剩下这一片荒凉的西陵。诗人用“流梅”来比喻自己心中的哀愁与失落,既形象又贴切。

“雪消蜀货千樯下,风顺吴盐万斛增。”这两句继续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江南美景。雪消之后,蜀地的货物如千艘船桅般堆积如山;春风拂过,吴地的盐业更是繁荣兴旺,船只满载货物行驶在江面上。这里的“雪消”和“风顺”都是对自然环境的描述,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与富饶。而“蜀货千樯下”和“吴盐万斛增”则具体描绘了这些货物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了江南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

“且趁一樽相暖热,自非乘醉莫来登。”这两句则是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己行为的约束。他趁着天气暖和的时候,与朋友相聚畅饮一番;但若是饮酒过量,就不要再来这里登高了。这里的“一樽相暖热”指的是两人一起喝酒取暖的情景,体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而“自非乘醉莫来登”则提醒自己要节制饮酒,以免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维护,又体现了他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和自律。

这首诗以登楼望远为背景,通过对夕阳、江鸥、流梅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思、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深沉而真挚,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