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俯人世,越香清古岑。
林表山烟薄,竹多苔色深。
露笋翻晓箨,云房生昼阴。
天风自然来,明月照我琴。
景豁谢幽事,竟日聆仙禽。
佳言出奇观,清梵扬空音。
子猷昔好此,故园今陆沈。
眷然顾兹赏,萧萧生道心。

题蕺山僧竹阁

高阁俯人世,越香清古岑。

林表山烟薄,竹多苔色深。

露笋翻晓箨,云房生昼阴。

天风自然来,明月照我琴。

注释:

  1. 高阁:指楼阁。2. 越香:越地的香气。3. 清古岑:形容竹子苍劲挺拔,古老而幽静。4. 林表:山脚下。5. 晓箨:早晨的竹笋。6. 云房:云端上的房屋或仙境般的住所。7. 道心:佛教中的修道之心。8. 萧萧:形容落叶飘落的声音,这里比喻人的心境。
    译文:
    高高的楼宇俯瞰人间世界,越地的芬芳清新而又古老。
    山脚下的树木和山间的云雾相依相伴,竹林中长满了厚厚的青苔,颜色深邃。
    晨曦中的新笋在阳光的照射下翻转着嫩绿的竹壳,云雾缭绕的竹屋在阳光下也显得格外幽静。
    阵阵清风自然地吹来,皎洁的月光映照在我的琴上。
    景色开阔让人忘却了世俗的烦恼,我整天聆听着仙禽的歌唱。
    美妙的话语令人感到惊喜,那清净的梵音在空中回荡。
    过去子猷喜欢这个地方,现在他的故园已经荒芜。
    我眷恋地望着这美丽的景色,心中生起了修道的决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竹阁、竹林、云雾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美景,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同时也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首句“高阁俯人世,越香清古岑”描绘了竹阁的高耸入云,以及越地的清新香气和古老竹林的景象。这里的“越香”和“清古岑”分别代表了越地的地域特色和竹林的生命力。
    诗人转向对竹林的描写。“林表山烟薄,竹多苔色深”两句,通过对比山间薄烟和竹林深处的苔藓,突出了竹林的幽深和静谧。这里,“竹多”和“苔色深”都体现了竹林的特点。
    再接着,诗人又描绘了竹楼周围的自然景观。“露笋翻晓箨,云房生昼阴”两句,形象地展现了竹笋在晨光中的灵动和云房在阳光照耀下的幽静。其中,“露笋”和“云房”都是竹子的生长状态,它们与周围环境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诗人通过自身的感受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天风自然来,明月照我琴”两句,描绘了夜晚微风拂面、明月高悬的宁静景象,同时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这里的“天风”和“明月”都是自然的恩赐,它们给诗人带来了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形象,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同时,它也启示人们要珍惜自然、亲近自然,以期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