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闻苍弁西,下有蛟蜃宅。
跃然动游情,朝来蜡吾屐。
披荆不惮崄,高下倚孤策。
斯游亦不恶,俗士或啧啧。
路转松风长,陇首孤云白。
【注释】
游法华瑶阜:游赏法华寺的瑶台。瑶阜即法华寺,在南京钟山之上,为南朝梁武帝所建,后改为佛塔。蜃洞:海市蜃楼。
糁(sǎn)径杨花铺白毡:指路旁的杨花像白毡一样铺满小径。糁,通“糁”,撒布。
点溪荷叶叠青钱:形容荷叶上点缀着如青钱般的露水珠。点,滴落。
分韵余既有作复各赋古诗一以纪游事 其六:分韵赋诗,以记下此游之事。分韵,即按韵律分句赋诗。
苍弁西:青色头巾,指僧人之帽。苍弁,古代僧衣之帽也。
蛟蜃宅:海市蜃楼,传说海中常有楼阁宫殿之类。
跃然:跳跃的样子。这里形容游兴盎然。
朝来蜡吾屐:早上起来时,我磨快我的木屐。蜡,同“砺”,意思是磨快。
披荆:拨开荆棘。荆,荆棘。
惮险:怕危险。
孤策:单薄的马鞭。
斯游亦不恶:这次出游也不坏啊。斯,代词,此处指这次出游。
俗士:平庸的人。
路转:道路转弯处。松风长:松林里吹来的风很长。松风,指松林中的风声。
陇首:山陇之首,即山陇的尽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钟山后写的一首咏物诗。
前两句写诗人游法华寺所见。法华寺在钟山,山上有瑶台、古迹、宝塔等等,是有名的游览胜地。诗人登上山顶,看到下面有海市蜃楼一样的幻景,他心驰神摇,情不自禁地想游赏那幻景。“似闻”二句写幻景之奇妙,令人神往,仿佛听到苍弁和尚说:“这里有海市蜃楼,请你们游赏。”诗人听后便欣然前往。“跃然”二句写自己游兴之勃勃,好像已经身临其境了。
三、四句写山路之艰难和诗人勇往直前的精神。“披荆不惮崄”,不怕荆棘丛生,说明山路艰险;“高下倚孤笻”,说明山路高高低低,只有依靠一根根木棍才能攀缘而上,说明道路非常险窄,这两句写出了登山的艰辛。但是,作者毫不气馁,勇往直前,最后终于到达目的地。
五、六句写游赏幻景的情趣。“斯游亦不恶”,这次出游也还不错啊。“俗士或啧啧”,庸俗的读书人也许会对这番奇遇表示不满,但诗人认为,只要真正领略了其中的情趣,就不算什么不好的事情,因为这次游赏活动本身是快乐的。
末两句宕开一笔,写山行途中所见景物。山道转过之处,松林里的清风拂面而来,山陇的尽头,一片白云悠然飘荡。这是诗人在游赏幻景之后,回望山下景色,所见到的美景,也是全诗的最后一幅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