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上芦摇首,门前柳折腰。
千年已陈迹,四海又惊飙。
宿翳何当净,高风幸未遥。
柴桑那可见,身世且漂摇。

【注释】:

岸上芦摇首:岸边的芦苇随风摇摆。

门前柳折腰:门前的杨柳因风折断了枝条。

千年已陈迹,四海又惊飙:已经过去了千年的事情,现在却像被风吹动的一样。

宿翳何当净,高风幸未遥: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些困扰?幸好没有远离家乡。

柴桑那可见,身世且漂摇:在柴桑这个地方还能看见自己吗,自己的命运真是飘摇不定啊。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诗人王维的作品,属于五言律诗。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

首联“岸上芦摇首,门前柳折腰”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岸边的芦苇随风摇摆,门前的杨柳因风折断了枝条。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宁静的氛围。同时,这两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颔联“千年已陈迹,四海又惊飙”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千年的时间已经过去,而世事却像被风吹动的一样变化莫测。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也透露出他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颈联“宿翳何当净,高风幸未遥”则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担忧。何时才能摆脱这些困扰?幸好没有远离家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担忧,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尾联“柴桑那可见,身世且漂摇”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在柴桑这个地方能否再次见到自己?自己的命运真是飘摇不定。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动荡不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诗人在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担忧和不安。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