渰历三家市,梅垂万颗酸。
烽池看火树,嵝室试金丹。
风露盈篮重,冰霜透齿寒。
它杨应不类,留与子云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李商隐(约813年一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等,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郑州荥阳,唐代著名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并称“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排行十四,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渰历三家市:指在三个市集上卖杨梅。
- 梅垂万颗酸:形容梅子酸甜可口。
- 烽池看火树:用烽火台上燃起的灯火比喻杨梅树上挂满的红彤彤的果实。
- 嵝室试金丹:用古书上说的用金属制成的仙丹比喻杨梅的美味。
- 风露盈篮重:形容杨梅的果实丰满,像装满了果实的篮子一样沉重。
- 冰霜透齿寒:形容杨梅的酸味让人感到牙齿发寒。
- 他杨应不类:其他的杨梅不会像它这样独特。
- 留与子云看:留给我,让我来欣赏吧。
以下是这首诗的译文:
在三个市集上卖杨梅,梅子千颗都是酸的。
烽火台上点燃的灯火如火树银花,古书上写的用金属制成的仙丹。
风中带着露珠,果实丰满得仿佛装满了篮子,冰凉的杨梅酸得让人牙齿发寒。
其他的杨梅不会有这样独特的味道,让它留下给我,让我来欣赏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杨梅的美丽和味道,以及它在古代市场上的独特地位。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将杨梅的形象和味道描绘得栩栩如生,使人仿佛能够感受到它那酸甜可口的味道。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