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尘惊浅濑,平陆比通津。
绝膑正扛鼎,化身如转轮。
未舆讥代畜,不狩愧悬鹑。
谁借商岩手,一篙烟水春。

【注释】

淹:积水。

中水:积水。

肩舟二首其一:指《梁甫吟》中的“安得五斗米,悬车作斯观。”

霾(mái):尘土飞扬。

绝膑:断了膑骨。这里指折断了腿脚。

扛鼎:举鼎。比喻有勇力。

商岩:即商山四皓之一,姓周,名术,字游卿。秦末避乱隐居商山,后为汉初四皓之一。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写江水上涨,泥沙淤积,河床浅狭。“尘起”句是说大水淹没了河岸,冲垮了堤岸。“平陆”句是说河床变浅,通津也不复存在。“绝膑”句是说断胫的人正在撑船渡水。这几句从正面写出了水势之大,而诗人置身其中却如履平地,从容不迫,表现了他那种超然物外、镇定自若的胸襟气度。

“未舆讥代畜”句,“代畜”即代耕,借代耕种的奴隶。“不狩愧悬鹑”句,“悬鹑”即衣不蔽体的贫民。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身处水乡,没有骑马,也没有狩猎,但却并不因此感到羞耻;因为自己的贫困,正是由于那些代耕和被掠卖到各地的贫家子女所造成的。这两句既表现了自己对于贫困人民的同情,同时也表现了他的政治见解。他以为造成农民贫困的原因是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和掠夺人口所造成的。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年至756年),因得罪权贵而被迫离开长安时写的。这时他身在东都洛阳,与家乡相隔千里,不免时时思念故乡和亲人。此诗是他写给远在家乡的妻子的一封信中的一部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