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伯有言,并后乱本。
惟圣齐家,知益知损。
臣得此书,反其三隅。
一卷之藏,于昭宸谟。
【译文】
辛伯有言,并后乱本。
只有圣人才能治理国家,知道增加也知道减少。
臣子得到此书,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一卷之藏,昭明圣帝的谋略。
【注释】
高宗皇帝:指宋高宗赵构。
蹙龙手札:指宋徽宗赵佶的《草书自跋卷》。
御书赞:即《御书赞》。
辛伯:指春秋时期卫国大夫辛伯。他曾经警告齐桓公要防止管仲、隰朋、宁相士、高强、宾胥无这五个人专权乱国。后来齐桓公听从了他的劝告,没有发生祸乱。
圣帝:指宋徽宗赵佶,他曾在建炎四年(1120年)被金兵俘虏到五国城,后来又从那里脱险回到宋朝,因此称为圣帝。
反其三隅:指反求诸己的道理。三隅是三个角落。
藏:指收藏、保存。
宸谟(chnin mo):帝王的谋略。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书法的形式表现了对历史教训的认识和体会,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自己的政治抱负。首句用“辛伯”典故,指出历代亡国之君多由于后妃干政而引起祸乱,从而引出下句的议论。接着,诗人引用宋徽宗《草书自跋卷》中的“惟圣齐家,知益知损”一句,说明治国如齐家,既要懂得增加也要懂得减少,这样才能够达到和谐稳定的局面。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感慨和自勉之语。他认为,这本书虽然只是一卷之藏,但却能够昭明圣帝的睿智和谋略,因此应该好好保存。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内涵深刻丰富,既有史实的依据,又有个人的感悟和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以及对自身责任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