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篁阴阴,长松矫矫。
苔静云闲,山清月皎。
乐以心会,兴因天随。
以诗观诗,是谓管窥。

光宗皇帝待月诗御书赞

疏篁阴阴,长松矫矫。

苔静云闲,山清月皎。

乐以心会,兴因天随。

以诗观诗,是谓管窥。

【注释】

疏篁:疏落的竹林。

矫矫:高耸直立的样子。

苔静云闲,山清月皎:指诗人在月下赏玩山水,觉得景色宁静而优美。苔藓静止不动,白云悠闲自在;山上清朗明朗,月亮皎洁无瑕。

乐以心会,兴因天随:指诗人通过欣赏自然美景而获得乐趣。兴,兴致,指因看到美景而兴起的情思。天随,自然随和的意思。

以诗观诗,是谓管窥:意思是说,如果只用诗歌的形式来观察、分析自然景观,就是小瞧了自然之美。管窥,用管子窥视,比喻见识短浅。

【赏析】

这是一首咏景抒怀的小诗。诗人以写景起,以抒情结。全诗从景物入手,描写月夜山中幽静美丽的景色,抒发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疏篁阴阴”四句描绘一幅清新秀丽的月下夜景图。疏篁即疏林,竹林;矫矫指高峻挺拔的样子。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竹林郁郁苍苍,高大挺立;白云悠悠闲闲,飘浮不定;明月皎洁明亮,洒下银辉。诗人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月光下的自然景色描摹得栩栩如生,仿佛置身于那幽静优美的境界。

“乐以心会”五句是诗人的自叙之作。这几句的意思是:欣赏自然的美景,心情愉悦舒畅;兴致勃发,自然而然地随着自然的节奏舞动起来。这里的“心”,指作者的内心感受;“天”,指自然界的节拍或节奏。诗人认为,自己之所以能从月下美景中获得快乐,是由于他能与自然和谐地融在一起。

“以诗观诗”六句,是诗人的议论。意思是说:如果仅仅以诗歌形式来观察自然,那就未免太肤浅了。这里的“管窥”,是说以管子去看天,只看到上面,看不到下面。诗人指出,用诗歌这种形式来观察自然,就像以管子去窥天一样,只能看到天空,看不到大地,因此是极其片面的。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高度要求,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独特见解。

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清新淡雅。诗人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来加以描绘,把月夜山中的幽静美景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产生美好的联想和想象。全诗结构严谨,前后贯通,浑然一体,充分显示了诗人的艺术才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