噫怀素,善草书。
杂真行,世所无。
妙之臻,理不殊。
盍反观,同其初。

【注释】

噫:感叹词。

善:擅长、善于。

杂:混合。

真行:指楷书与行书。

妙之臻,理不殊:书法之美达到极点,道理是相同的。臻,同“臻”。

盍:何不。反观:回头看看当初。

其初:开始的时候。

【赏析】

这是一首赞颂怀素的诗,怀素是唐代书法家,他的草书造诣极高。诗人用“善草书”来赞扬他;又从他的“杂真行”中看出他“无”可“有”,即从他的书法中看出他是在继承前人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这首诗以议论为主,夹杂着对怀素的赞誉。

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前两句为第一句,后两句为第二句,第三句为第三句,第四句为最后一句。

首句“噫怀素,善草书”,感叹怀素善长草书。“噫”是叹词,表示惊讶的语气。“善”,是善于的意思,这里用来赞美怀素草书技艺高超。

第二句“杂真行,世所无”的意思是说,怀素的草书,既有楷书的规整,也有行书的自由。“杂”,是混合的意思,指融合了楷书和行书两种字体的特点。“真行”是楷书与行书的统称,这里指的是楷书与行书的完美结合。“世所无”是指世上没有过这样的书法作品。

第三句“妙之臻,理不殊”,意思是说他的书法达到了极致,道理是一样的。这里的“妙之臻”是指书法艺术的高超,“理不殊”则是指书法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表达思想,表达精神。

末句“盍反观,同其初”,意思是说,为什么不回头看看当初呢?“反观”是回头思考的意思,“同其初”是指回到当初的状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怀素的深深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