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之讹,创自韦陟。
季袭其风,始见书尺。
狙冠豺绶,乃唐之贼。
相不加诛,而反畏惕。
礼度尽坏,王纲倒植。
存此谓何,览者太息。
这首诗的作者是元稹。元稹(779-831),字微之,唐洛阳(今属河南)人。他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以内容充实见称,对后世影响很大。
下面是诗的内容:
豆卢革田园帖赞
书名之讹,创自韦陟。
季袭其风,始见书尺。
狙冠豺绶,乃唐之贼。
相不加诛,而反畏惕。
礼度尽坏,王纲倒植。
存此谓何,览者太息。
诗句注释:
- “豆卢革田园帖赞”:这是一首关于豆卢革田园生活的赞美诗。
- “书名之讹,创自韦陟”:指出这本书的名称错误,这个错误是由韦陟创立的。
- “季袭其风,始见书尺”:这里指的是这本书的风格受到了韦陟的影响。
- “狙冠豺绶”:形容的是那些心怀不轨的人。狙是狡猾的意思,豺是凶猛的动物,这里用来形容这些人像豺一样凶狠。
- “乃唐之贼”:这里的“贼”是对这些人的贬义词,表示他们是唐朝的敌人。
- “相不加诛,而反畏惕”:意思是说朝廷对这些心怀不轨的人不加惩处反而感到恐惧。
- “礼度尽坏,王纲倒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朝廷的礼仪制度完全崩溃了,国家的纲纪也被颠倒了。
- “存此谓何,览者太息”:这里的意思是说保留这种现状有什么意义呢?读者看到这些会叹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被误认为盗贼的人物的形象,来讽刺当时的政治腐败和社会秩序的混乱。诗人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他对这种现象的不满和愤慨。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强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