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温而惠,有青州救荒之意。
其劲而竦,有北庭抗议之勇。
其湍而直,有镇抚百度之绩。
萃是三德,发为遗墨。
盖静而正者公之心,而用而变者公之迹。
端委搢绅,言孚意亲。
我思若人,古社稷臣。

【注】富文忠:即王安石,字介甫。帖赞:宋代对人的一种尊称。青州救荒:宋朝时期,王安石曾主持青苗法,以减轻农民的负担。北庭抗议:指王安石曾上奏皇帝,反对西夏侵扰边境的军事行动。镇抚百度:指王安石在担任宰相期间,治理国家有方,使国家安定。

静而正者公之心,用而变者公之迹。端委搢绅,言孚意亲。我思若人,古社稷臣。

注释:静而正者公之心:形容王安石内心平静正直。用而变者公之迹:形容王安石善于运用自己的才能。端委搢绅:指官员们身披朝服、腰间挂着笏板,举止庄重。言孚意亲:指他的话语真诚,让人感到亲近。我思若人:表示对王安石深深的思念。古社稷臣:指古代忠心辅佐君主的大臣。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对友人的一封信,信中表达了他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他人格的赞美。

第一句“富文忠 出身帖赞”直接点出了富文忠这个人物,他是王安石的朋友,曾经参与过变法运动。

第二句“其温而惠,有青州救荒之意”,描绘了富文忠温文尔雅、仁爱宽厚的性格特点,同时也暗示了他的政治理念——关心百姓疾苦,解决饥荒问题。

第三句“其劲而竦,有北庭抗议之勇”,则进一步描绘了他坚定果敢、勇于抗争的品质。

第四句“其湍而直,有镇抚百度之绩”,则是说他处事公正果断,善于管理国家。

这四句诗通过对富文忠性格、政治理念、品质和成就的描绘,展现了他作为一个优秀政治家的形象,也表明了作者对这位朋友的敬仰之情。

第六句“萃是三德,发为遗墨”,则是说富文忠集三种美德于一身,他的言行举止都体现了这些美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第七句“盖静而正者公之心,而用而变者公之迹”,则是说富文忠内心平静正直,善于运用自己的才能。

第八句“端委搢绅,言孚意亲”,则是说富文忠身着官服、腰间挂着笏板的庄重形象,以及他话语真诚、让人感到亲近的特点。

第九句“我思若人,古社稷臣”,则是说作者深深地思念着富文忠,把他比作古代忠诚辅佐君主的大臣。

整首诗通过对富文忠一生的回顾与赞誉,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优秀品质和卓越贡献,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位朋友的深情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