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柱下,直声凛如。
气则不馁,而况于书。
待人以情,真意浃洽。
于嗟前修,动则可法。
诗句释义与赏析:
潘子贱 改月帖赞
- 解析: “潘子贱”可能是作者自号或别号,“改月帖赞”则可能是指某个月份的书信或文章的评论或者赞美。
- 译文: 潘子贱的诗歌/信件/文章在月光下被重新书写并加以赞赏。
公立柱下,直声凛如
- 注释: 在这里,“立柱”可能指的是一个高耸的建筑物,如寺庙或纪念碑,而“直声”则可能指声音、言谈或作品的风格。
- 译文: 在高高的柱子上,他的直言不讳的声音让人敬畏。
气则不馁,而况于书
- 注释: 这里的“气”可能指精神或气质,而“馁”表示失去勇气或信心。
- 译文: 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他也从不气馁,更何况是文字这种表达方式。
待人以情,真意浃洽
- 注释: “浃洽”意味着深入和广泛地融合或理解。
- 译文: 他对待别人总是充满真情实感,真诚的情感深深地影响着他人。
于嗟前修,动则可法
- 注释: “于嗟”是一种古汉语中的感叹词,常用于表达赞叹或惋惜。“前修”通常指前辈或者前人,“可法”则意味着值得效仿。
- 译文: 对于那些优秀的前辈,我们应当向他们学习,他们的行为可以成为我们的典范。
赏析:
这首诗是对某人(可能是作者自己或他人的)的一种赞美和推崇。通过描绘其直率、坚定的态度以及深厚的情感,诗人表达了对其人格魅力的敬佩。同时,通过对古人的赞扬,诗人也表达了对优秀传统的尊重和继承的愿望。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