矰缴之冥鸿,人心所同。
是内举者何足以害其公。
世道之趋,或污或隆。
此帖之存,所以愧今日之憧憧。

【注释】

茂:茂盛,这里指胡的字画。鹗章帖赞:是唐代书法家柳公权为柳公权写的《茂字帖》所作的赞文。

冥鸿:指天鹅一类的水鸟。比喻志士隐退。

内举:指朝廷选拔人才。“内举不避仇”指任用贤才,不避仇怨。

公:公正无私,这里指公平合理。

世道之趋:世间的风气。趋,趋向。

或污或隆:有时升官发财,有时下台落职。

存:保存。

愧:惭愧,感到羞耻。

憧憧:忙忙碌碌的样子,形容人们忙碌奔波。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当时柳公权已经去世了,诗中对柳公权的评价,显然是寄托了作者的敬仰之情。全诗语言简洁,寓意深刻。

诗的开头两句,诗人以“心同”二字概括了人们对柳氏书法艺术的共同感受。接着,诗人指出,尽管有些人被推举出来做官,但是这些人并不能损害到社会的公正和清明。这里的“此帖”,指的是柳公权的《茂字帖》,是柳氏晚年所书的楷书作品,笔力遒劲、刚劲有力、结构匀称、气势开张,被誉为“柳体”,是柳书成熟时期的重要代表。诗人认为柳氏书法艺术的价值在于其内在品质,而不在于是否有人荐举,有什么样的官职等外在因素。因此,即使有人推举出这样的人物,也不足为虑。

诗人又进一步指出,在当今社会,人们的行为往往受世俗风气的影响,有的人升官发财,有的人下台落职,这是不可避免的。这一句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评与讽刺。

最后两句,诗人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没有遇到像柳公权这样杰出的人物来传承自己的衣钵。这里的“愧”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未能继承先贤衣钵的遗憾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柳氏书法艺术深深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柳氏书法艺术的赞美,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与讽刺,表达了诗人对于正义、公平、清廉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