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席顷尝居宪府,拥旄寻亦别明庭。
金陵土著多蒙赖,分野三回见福星。
【注释】
专席:特设的坐席。顷尝居宪府:不久前曾担任过监察御史之类的职事。拥旄:持着指挥符节,这里指为官。寻:不久。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古称金陵。蒙赖:蒙受恩惠。明庭:朝廷,这里指皇帝。三回:三次。福星:指帝王或高官显爵。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南京时写给马右丞的。首联点出与友人分别,“分野三回见福星”表明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和对友人前途的美好祝愿。
专席顷尝居宪府,拥旄寻亦别明庭。
金陵土著多蒙赖,分野三回见福星。
【注释】
专席:特设的坐席。顷尝居宪府:不久前曾担任过监察御史之类的职事。拥旄:持着指挥符节,这里指为官。寻:不久。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古称金陵。蒙赖:蒙受恩惠。明庭:朝廷,这里指皇帝。三回:三次。福星:指帝王或高官显爵。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南京时写给马右丞的。首联点出与友人分别,“分野三回见福星”表明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和对友人前途的美好祝愿。
阶前雪出自《霜天晓角》,阶前雪的作者是:林逋。 阶前雪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风格是:词。 阶前雪的释义是:阶前雪:指台阶前的积雪。 阶前雪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风格是:词。 阶前雪的拼音读音是:jiē qián xuě。 阶前雪是《霜天晓角》的第11句。 阶前雪的上半句是:且莫扫。 阶前雪的全句是:梦绝。金兽爇。晓寒兰烬灭。要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 梦绝。金兽爇。晓寒兰烬灭。要卷珠帘清赏
且莫扫出自《霜天晓角》,且莫扫的作者是:林逋。 且莫扫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风格是:词。 且莫扫的释义是:且莫扫:不要扫除,意为保留。 且莫扫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风格是:词。 且莫扫的拼音读音是:qiě mò sǎo。 且莫扫是《霜天晓角》的第10句。 且莫扫的上半句是:要卷珠帘清赏。 且莫扫的下半句是:阶前雪。 且莫扫的全句是:梦绝。金兽爇。晓寒兰烬灭。要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 梦绝
要卷珠帘清赏出自《霜天晓角》,要卷珠帘清赏的作者是:林逋。 要卷珠帘清赏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风格是:词。 要卷珠帘清赏的释义是:要卷珠帘清赏:想要卷起珠帘,静静地欣赏美景。这里的“珠帘”比喻精美的窗帘,而“清赏”则是指美好的景色或风景。整句表达了诗人想要观赏外界美景的愿望。 要卷珠帘清赏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风格是:词。 要卷珠帘清赏的拼音读音是:yào juǎn zhū lián qīng
晓寒兰烬灭出自《霜天晓角》,晓寒兰烬灭的作者是:林逋。 晓寒兰烬灭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风格是:词。 晓寒兰烬灭的释义是:晓寒兰烬灭:清晨的寒意中,兰花的烛火已经熄灭。这里的“兰烬”指的是燃烧过的兰花香炉中的残余物,比喻美好事物的消逝。 晓寒兰烬灭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风格是:词。 晓寒兰烬灭的拼音读音是:xiǎo hán lán jìn miè。 晓寒兰烬灭是《霜天晓角》的第8句。
金兽爇出自《霜天晓角》,金兽爇的作者是:林逋。 金兽爇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风格是:词。 金兽爇的释义是:金兽爇:用金制的兽形香炉点燃香。 金兽爇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风格是:词。 金兽爇的拼音读音是:jīn shòu ruò。 金兽爇是《霜天晓角》的第7句。 金兽爇的上半句是: 梦绝。 金兽爇的下半句是:晓寒兰烬灭。 金兽爇的全句是:梦绝。金兽爇。晓寒兰烬灭。要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
梦绝出自《霜天晓角》,梦绝的作者是:林逋。 梦绝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风格是:词。 梦绝的释义是:梦绝:梦醒,意指美好的梦境彻底消失。 梦绝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风格是:词。 梦绝的拼音读音是:mèng jué。 梦绝是《霜天晓角》的第6句。 梦绝的上半句是:枝头月。 梦绝的下半句是:金兽爇。 梦绝的全句是:梦绝。金兽爇。晓寒兰烬灭。要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 梦绝。金兽爇。晓寒兰烬灭
枝头月出自《霜天晓角》,枝头月的作者是:林逋。 枝头月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风格是:词。 枝头月的释义是:枝头月:指挂在树枝上的月亮,形容月光透过树枝的缝隙,洒在地面上的景象。 枝头月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风格是:词。 枝头月的拼音读音是:zhī tóu yuè。 枝头月是《霜天晓角》的第5句。 枝头月的上半句是:声摇动。 枝头月的下半句是: 梦绝。 枝头月的全句是: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
声摇动出自《霜天晓角》,声摇动的作者是:林逋。 声摇动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风格是:词。 声摇动的释义是:声摇动:声音激荡,震撼人心。 声摇动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风格是:词。 声摇动的拼音读音是:shēng yáo dòng。 声摇动是《霜天晓角》的第4句。 声摇动的上半句是:甚处玉龙三弄。 声摇动的下半句是:枝头月。 声摇动的全句是: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
甚处玉龙三弄出自《霜天晓角》,甚处玉龙三弄的作者是:林逋。 甚处玉龙三弄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风格是:词。 甚处玉龙三弄的释义是:玉龙三弄:指古琴曲《广陵散》中的第三段,这里用以比喻高洁的音乐。 甚处玉龙三弄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风格是:词。 甚处玉龙三弄的拼音读音是:shèn chù yù lóng sān nòng。 甚处玉龙三弄是《霜天晓角》的第3句。 甚处玉龙三弄的上半句是:昨夜梅花发。
昨夜梅花发出自《霜天晓角》,昨夜梅花发的作者是:林逋。 昨夜梅花发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风格是:词。 昨夜梅花发的释义是:昨夜梅花发:指昨晚梅花开放。 昨夜梅花发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风格是:词。 昨夜梅花发的拼音读音是:zuó yè méi huā fā。 昨夜梅花发是《霜天晓角》的第2句。 昨夜梅花发的上半句是:冰清霜洁。 昨夜梅花发的下半句是:甚处玉龙三弄。 昨夜梅花发的全句是:冰清霜洁
注释:仙人大多住在华丽的官署里,何况是面对西山爽气之余。如果你在湖边写下了美丽的诗句,不要忘记秋天湖水上荷花凋谢的情景。 赏析:《钱塘仙尉谢君咏物楼成寄题二韵》,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楼的四周美景,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首句“仙人多在丽谯居”,诗人以仙人喻指自己,表达了自己向往神仙生活的愿望。接着一句“况对西山爽气馀”,诗人描绘了西山的美丽景色
【注释】 山阁:山中的楼阁,借指友人的住所。 叔度:汉末名臣诸葛亮,字孔明。 薰风:春风,也指和煦的春风。 纳:接受。 凉:清凉的风。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夏日山中偶遇故人的情景。首句写山阁中久不见旧友,令人感到遗憾;二句写久别重逢的喜悦;三、四句写山风送来阵阵新绿,使人想起故友的竹木,盼望他来山中乘凉。诗中运用“见”、“忆”等字眼,写出了作者对故人的怀念之情。此诗写得含蓄委婉,不露痕迹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注意以下要点:①理解诗意,把握诗中重要意象;②体会作者思想情感。答题时先指出诗句中的“关键词”,然后结合注解进行赏析。例如:第二句中,“头上酒巾为长物”的意思是说头巾作为长物,是诗人在晚春时节的一件小事,而“据梧微咏”则是指凭倚着梧桐树,低声吟诵的意思。“意无涯”指诗人凭藉酒巾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注释】 ①寄上金陵马右丞二首:这是组诗中的第二首。金陵,即今南京,唐时为南都,称金陵。唐玄宗天宝年间,曾将天下学士编入翰林院,分属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兵部、吏部、礼部六部,称为“翰林学士”。后称翰林学士为“马”(因唐代马周曾任此职),故称“马右丞”。马右丞,这里指的是马戴。 ②惠爱如春威似霜:恩惠和蔼像春天一样温暖,威严严厉如秋霜一般。 ③神明佳政蔼馀杭:贤明英明的治理使美丽的杭州充满祥瑞
【注释】 次公:指李泌,唐代著名政治家。当入相:应该担任宰相。江湖:代指隐逸之地,此处指隐居的湖山。凝意:沉思冥想之意。方舟:大船。赏胜来:指乘舟游览胜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好友李右丞(名不详)的。首句点出他当权,而自己却要远离政治中心,所以寄上一首小诗,以表达自己的心意。次句表明自己不会在江湖隐逸之地长留;三句写对友人在西湖春日美景中所思之情,并期待友人乘船来观赏这美好的风光
【解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上片首句,写友人来信,作者对友人的问候和关切之情,“遗畔牢词”是说:友人在创作中,留下了一些佳作佳句。下句“隐几微吟愧所知”,诗人谦虚地表示自己才疏学浅,难以与友人相匹敌。“新遗畔牢词”,即新近留下的作品。“隐几微吟愧所知”一句是诗人谦虚自谦之词,说自己虽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但自己却不敢轻易下笔,因为自己的水平不够高。 颔联两句,是诗人对朋友的劝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