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春常值雨,人叹久难禁。
桥断溪仍涨,秧寒水更深。
老天因底漏,无日不重阴。
兀坐凭谁诉,愁多只自吟。

【注释】

苦雨:指久旱逢甘霖。

半春:大半的春天。

常值雨:经常下着雨。

人叹久难禁:人们感叹长久以来难以忍受。

桥断溪仍涨:桥梁被冲断,溪水仍然上涨。

秧寒水更深:稻田里的秧苗在寒冷中,水位却更加加深了。

老天因底漏:这是说天气像故意泄露一样。

无日不重阴:没有一天不是阴沉沉的。

兀坐凭谁诉,愁多只自吟:独自坐着,向谁诉说自己的忧愁?因为心事重重,只能自己默默吟诗。

【赏析】

此词上片写久雨不止之景,以“苦雨”为题,是因为它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反映了一种社会情绪。开头两句“半春常值雨,人叹久难禁”,描写的是大半年的春天,总是下雨,人们抱怨很久不能停止。这种情景,在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如李益《听邻笛》“一夜清风吹叶声”、“秋宵月色白,凉夜越蛩鸣”、“夜来双月满,明日万山明”。但这里所表现的不是对自然现象的埋怨或无奈,而是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叹息。

三、四句“桥断溪仍涨,秧寒水更深”,写的是连年雨水不断,使得河流泛滥,淹没农田。这一句不仅写出了当时人民的生活困苦状况,也暗含着作者对造成这种局面的社会原因的指责。

过片“老天因底漏”,意为上天有意泄漏消息,让天气长时间不好。“无日不重阴”,意即没有一天不是阴云密布。这一联紧承上文,由自然之景联想到政治之弊,表达了作者对时政的失望。

结尾两句“兀坐凭谁诉,愁多只自吟”,意思是说:我孤独地坐在那里,向谁诉说我的忧虑呢?因为我心事重重,只能自己默默地吟诗。这里的“兀坐”、“谁诉”都表明作者的孤寂无聊,而“愁多”、“只自吟”则进一步透露了他内心的苦闷和悲凉。

这首词通过描绘久雨不止的景象,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困苦和政治的腐败。全词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