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编名甚雅,之子信吟徒。
不是綦闻籁,应如惠据梧。
但令鸣中律,何用句成图。
蝇蚓嗤时辈,能联石鼎无。
注释:
- 集编名甚雅:这个诗集的名字很优美,雅致。
- 之子信吟徒:你的诗才确实让人佩服,是位真正的吟诗人。
- 不是綦闻籁:我不是听那美妙的籁声的人。
- 应如惠据梧:就像惠子(战国时期哲学家)依偎在梧桐树下一样。
- 但令鸣中律:只要声音和谐悦耳,就满足了。
- 何用句成图:何必追求形式上的完美呢?
- 蝇蚓嗤时辈:像苍蝇、蚯蚓一样的俗人嘲笑我这样的天才。
- 能联石鼎无:连石头鼎都可以相联,还有什么不能连接的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通过描绘陈兄的绘画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首联“集编名甚雅,之子信吟徒。”诗人首先称赞了陈兄的诗集名字高雅,同时赞扬了他作为吟诗人的身份。这里的“集编”指的是诗集,“甚雅”表示其名字高雅,而“之子”则是对陈兄的称呼,“信吟徒”则表示他确实是个吟诗的好手。
颔联“不是綦闻籁,应如惠据梧。”诗人转而从陈兄的作品入手,指出他的画作并非仅是模仿自然之声,而是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理解,正如惠施依偎在梧桐树下一般,显得自在而优雅。这里的“綦闻籁”指的是聆听自然界的声音,而“惠据梧”则是指惠施在梧桐树下悠然自得的姿态。
颈联“但令鸣中律,何用句成图。”诗人进一步强调了陈兄画作的意境之美,即只要画面中的鸟虫等生物能够符合自然规律地鸣叫,那么画作本身的形式就达到了极致,无需追求更多的装饰和修饰。这里的“中律”意味着遵循自然规律,“何用句成图”则表示追求形式的完美并不是必须的。
尾联“蝇蚓嗤时辈,能联石鼎无。”诗人以苍蝇、蚯蚓嘲笑那些世俗之人为例,表达了自己对艺术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只有那些真正懂得欣赏艺术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美好,而那些庸俗之辈却只会嘲笑他人。最后一句“能联石鼎无”则进一步强调了诗歌与绘画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它们都是相通的,可以通过共同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