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炊烟起,沙边带日明。
归村人合遝,问渡晚喧争。
暝色催行客,长江阻去程。
帆轻斜照影,语杂远闻声。
隔岸招尤急,栖鸦过亦鸣。
茅檐何处是,儿女想相迎。

归人争渡喧

注释:回家的行人在河边争相搭船渡河,声音喧闹。

赏析:此诗写渡口上人们急于过河的情景。首句写人们争渡喧争,第二句点题。“喧”字既形容人们争渡时的喧闹,也写出作者听到的渡口上的嘈杂声,使人产生一种急迫、焦虑之感。

野外炊烟起,沙边带日明

注释:野外村庄里的炊烟升起,靠近沙岸的地方太阳明亮。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村的美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归村人合遝,问渡晚喧争

注释:傍晚的时候,归家的人络绎不绝,都在询问渡口是否还有船只可以渡河。

赏析:此句描述了归家之人络绎不绝的场景,以及他们急于渡河的迫切心情。通过描绘这种场景,诗人成功地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此外,诗句中的“问渡晚喧争”也暗示了渡口上人们的焦虑与不安。

暝色催行客,长江阻去程

注释:天色渐暗,催促着行客加快脚步;江流阻碍了前行的路程。

赏析:此句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象,天空逐渐变暗,江流也显得湍急。这些自然景象都为诗歌增添了浓厚的感情色彩。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江边的环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帆轻斜照影,语杂远闻声

注释:风帆斜挂着,映衬出船影的影子;声音杂乱地传来,似乎来自远处。

赏析: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风帆与船影联系在一起,形象地描绘了江上的景色。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声音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热闹的氛围。这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仿佛来自远方,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隔岸招尤急,栖鸦过亦鸣

注释:从对岸传来的呼叫声急促而急切;栖息的乌鸦飞过发出悦耳的鸣叫声。

赏析:此句表现了诗人听到对岸传来的紧急呼唤声和栖鸦的鸣叫声后的感受。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这两种声音的特征,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知到它们的存在。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茅檐何处是,儿女想相迎

注释:不知道茅屋的屋檐在哪里?孩子想念着我,想与我相见。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孩子的思念之情和渴望见到孩子的强烈愿望。通过描绘茅檐的位置和孩子们的思念之情,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这也体现了诗歌中的情感深度和真挚情感的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