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读史不读经,史在目前经杳冥。
有人读经不读史,经有道腴史泥滓。
我云经史无异同,八窗八面俱玲珑。
经为律兮史为案,古来已断与未断。
是贤是圣何世无,贤圣身全此身散。
既息而消消又息,便是先天后天易。
何祸非福吉非凶,何成非毁始非终。
西麟绝笔汉纪凤,晋马食曹江化龙。
千龄万载事不尽,总是禅机与道锋。
乃知庞眉太史有眼目,一家自作新机轴。
至今史法有凭据,残书断纪收成束。
拘儒足足笑杀人,白头苦向河汾续。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历史和经典的议论诗。它通过对比读经和读史的不同方式,表达了对历史和经典的不同理解。
诗中的“有人读史不读经,史在目前经杳冥。”表示有些人只是关注眼前的历史事实,而忽视了历史的深层次意义。这里的“杳冥”一词,形容历史的深远和神秘。
“有人读经不读史,经有道腴史泥滓。”则是说有些人过于专注于经典,而忽视了历史的实际内容。这里的“道腴”和“史泥滓”都是比喻,分别表示经典中蕴含的智慧和历史事实的复杂性。
“我云经史无异同,八窗八面俱玲珑。”表达了诗人对经史的看法,他认为经史没有本质的区别,都值得深入理解和研究。这里的“玲珑”意味着透彻明亮。
“经为律兮史为案,古来已断与未断。”则指出了经史的不同功能,经是用来规范行为的法则,而史则是用来记载事件的过程。这里的“断与未断”指的是历史的连续性和断裂性。
诗人又转向了贤圣的话题,“是贤是圣何世无,贤圣身全此身散。”表示不论何时都有贤圣出现,但他们的身体可能已经分散或消逝了。这里的“散”字表示消失或消散。
然后诗人又转向了禅机和道锋,“既息而消消又息,便是先天后天易。”表示无论是禅机还是道锋,都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它们的变化和存在都是自然的现象。这里的“先天后天易”是指自然界的规律是不变的。
诗人以“何祸非福吉非凶,何成非毁始非终。”作为总结,表达出无论好坏成败都是自然现象,不必过于执着。这里的“禅机与道锋”指的就是自然的规律和变化。
这首诗通过对读经和读史的不同方式的探讨,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经典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他主张我们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待历史和经典,不应该片面地追求形式或忽略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