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箠江边雪满头,玉虹千尺要诗酬。
诗成上马谁同说,说似亭前两白鸥。
雪中登垂虹亭
投槌江边雪满头,玉虹千尺要诗酬。
诗成上马谁同说,说似亭前两白鸥。
【注释】
投箠:投下木棒。箠,短棒。
垂虹亭:《吴郡图经》载:“在苏州阊门外五里,旧名西施殿。吴王筑此观以娱西施,故又名姑苏台。”《太平寰宇记》引《吴录》:“台高百尺,有垂虹桥。”
“投槌”句,言诗人投下木棒于水,激起涟漪,于是乘兴而来。“千尺”句,写垂虹桥的雄伟壮观。
“诗成”二句,言诗已成,欲上马而归,却不知与谁共话,最后想到亭前白鸥。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抒怀之作。首联先叙其事,颔联点题,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首联“投杵江边雪满头,玉虹千尺要诗酬”。诗人来到垂虹桥,首先看到的是飘舞的雪花。此时诗人的心情是欣喜的,他看到这美丽的自然景色,便情不自禁地投下木棒击打水面,激起了涟漪。这时诗人想起了李白的诗句:“风吹柳花满长堤,紫骝嘶入落花时。游子正年少,系马城边草。意气雄风生,身轻裘毛重”(《少年行三首》)。于是他便想作诗以应和李白的风格。但此时垂虹桥已千尺高悬,诗人一时竟无从下笔。“投杵”句,言诗人投下木棒于水,激起涟漪,于是乘兴而至;“玉虹”句,写垂虹桥的雄伟壮观;“要诗酬”句,言垂虹桥如此壮丽,作者却一时难以吟出佳篇。
颔联“诗成上马谁同说,说似亭前两白鸥”。此时,诗人忽然有所悟,他终于想出了一首诗:“垂虹桥上望秋月。皎皎秋空八月圆,凉风习习人不眠。玉液清歌一曲发,云间笑语两相鲜。”(《垂虹桥》)这首诗的意思是:站在垂虹桥之上仰望天空中明亮的月亮,它圆圆的像一块洁白无瑕的玉石;凉风习习吹来,让人感到心旷神怡,无法入睡……此时,诗人忽然想到亭前的白鸥。“诗成”句,言诗已成,欲上马而归;“谁同说”,言无人能与共话此事;“说似亭前两白鸥”句,言将此事比作亭前的白鸥,自由自在地飞翔,无忧无虑。此句表明了诗人对人生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之情。
尾联“说似亭前两白鸥”。诗人终于完成了他的诗歌创作,准备离开垂虹桥返回故乡。然而此刻他心中却涌起了一种难以排解的愁绪——他想到了家乡。“说似”一句表明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整首诗构思精巧,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垂虹桥的壮美景观及自己的所思所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对家乡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