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燕赵许闲游,三十从知壮士羞。
敢话诗书为上将,犹怜仁义对诸侯。
子房帷幄方无事,李牧耕桑合有秋。
民得裤襦兵得帅,禦戎何必问严尤。

【解析】

“太平燕赵”:指的是太平盛世下的燕赵之地。“许闲游”:允许闲游,即不受约束。“三十从知壮士羞”:三十岁时,知道壮士的耻辱。“敢话诗书为上将”:敢于说诗书是当上将军的资本。“犹怜仁义对诸侯”:仍然爱惜仁义,面对诸侯。“子房帷幄方无事”:张良在帐幕里谋划国家大事,天下无事。“李牧耕桑合有秋”:李牧在田间耕种,收获季节到了。“民得裤襦兵得帅”:百姓得到衣服,士兵得到统帅。“禦戎何必问严尤”:抵御敌人,何须请教严尤。

【答案】

译文:

太平盛世下的燕赵之地,人们可以自由闲游。三十岁时,知道壮士的耻辱。

敢于说诗书是当上将军的资本;仍然爱惜仁义,面对诸侯。张良在帐幕里谋划国家大事,天下无事。

李牧在田间耕种,收获季节到了。百姓得到衣服,士兵得到统帅。抵御敌人,何须请教严尤?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作者通过赞美燕赵之地的和平安定、人民安居乐业来抨击朝廷中一些奸佞之徒的腐败无能和昏聩无能。首联写燕赵之地太平安逸,人们可以自由闲游,表现了燕赵之地的安定局面;颔联写诗人认为诗书是当上将军的资本,但仁义对诸侯仍要爱惜,说明诗人认为当权者应该重视道德教化,而不是只注重武力;颈联写张良在帐幕里谋划国家大事,天下无事,表明张良深谋远虑,能为国家分忧;尾联写李牧在田间耕种,收获季节到了,百姓有了衣服,士兵有了统帅,表现了百姓的安居乐业和国家的安定团结。全诗语言通俗易懂,寓意深刻,富有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