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运千龄契,持盈七闰间。
当年叨法从,终日奉威颜。
凤辇知何往,龙髯杳莫攀。
深恩无路报,恸哭向桥山。
【注释】
应运千龄契:指唐神宗皇帝(李治)的驾崩。
持盈七闰间:意谓唐神宗驾崩之时,距他即位已经七年了。
当年叨法从:意谓当年(指神宗即位时)我承蒙皇上的宠召而入侍奉。
终日奉威颜:意谓我日夜侍奉皇帝,不敢有丝毫怠慢。
凤辇知何往:意谓不知神宗所去之地。
龙髯杳莫攀:意谓龙髯已远逝,再不能攀及。
深恩无路报,恸哭向桥山:意谓神宗皇帝生前对我恩情深厚,如今他去了,我只能悲痛地哭祭于他的陵墓。
【赏析】
这首诗是唐人李商隐在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所写的一首悼念文宗、武宗两朝皇帝的挽诗。诗中表达了对两位皇帝的无限怀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当时政治黑暗和社会动乱的不满和忧虑。
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个韵律单元。这种形式既符合古代诗歌的格律要求,又便于表达复杂的情感。首句”应运千龄契”中的”应运”二字,意谓顺应天命;”千龄”二字,表示千年的时间跨度。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唐神宗皇帝的驾崩,是顺应天命的结果,距今已经有千年之久了。次句”持盈七闰间”中的”持盈”二字,意谓保持国家的繁荣稳定;”七闰间”则是指从唐神宗驾崩到现在已经有七年的时间了。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在这千年之久的时间里,国家一直保持着繁荣稳定的状态。第三句”当年叨法从”中的”叨法从”三字,意谓受到皇帝的宠爱并参与政务;”终日奉威颜”则是说日日夜夜地侍候皇帝,不敢有丝毫怠慢。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当年我受到了皇帝的宠爱并参与政务,日夜都在侍侯皇帝,不敢有丝毫怠慢。最后一句”凤辇知何往”中的”凤辇”二字,意谓皇帝的御车;”龙髯杳莫攀”中的”龙髯”二字,意谓皇帝的胡须,这里代指皇帝本人;”杳莫攀”是说皇帝已远逝,再也攀不上去的意思。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不知道神宗皇帝现在去了哪里,再也攀不上去看望他了。
全诗通过对神宗皇帝的追忆和对其离世的哀悼,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当时政治黑暗和社会动乱的不满和忧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悲壮和无奈的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