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溪清冥几千尺,玄潭喷云嘘紫石。
层空飞溜泻珠玑,太古阴崖摧霹雳。
剪裁岩屏作风字,琢磨水镜成月魄。
似闻松上飕飕声,一洗尘埃倾七泽。
先生每思穷禹穴,东叱天吴挂帆席。
山祗水若献幽宝,赠我不啻千金璧。
玉堂金井汲寒泉,坐视青天浸虚碧。
岂知来从海峤外,鸟道穿云下绝壁。
嗟我本是山中人,惭无词藻对卿客。
乡人子云思奇苦,终老汉庭长执戟。
至今旧宅有墨池,何怪著书玄尚白。
行当提携返敝庐,更广牢愁吊遗迹。

谢子瞻尚书惠墨端溪砚二首 其二 端溪砚

【注释】

端溪砚:端溪石砚。因产于广东省高要县的端溪而得名。端溪石质坚硬细腻,纹理清晰美观,经琢磨后可制成砚台。

清冥:形容水质清澈透明。几千尺:几丈。玄潭:深水潭。云、紫石:指砚台上雕刻的图案,如云朵、紫石等。层空飞溜泻珠玑:形容砚台水流如飞溅的珍珠般晶莹剔透,泻入砚中。太古阴崖摧霹雳:形容瀑布从古老的山崖上奔腾而下,声势如同霹雳。剪裁岩屏作风字:指砚台上雕刻的山水画卷,风姿绰约。琢磨水镜成月魄:形容砚台上磨成的水面如同月亮一样清澈明亮。似闻松上飕飕声:形容风吹过松树,发出沙沙的声音。一洗尘埃倾七泽:指砚台上的水能洗净一切污垢。先生:指作者自己。禹穴:指大禹治水的洞穴。东叱天吴挂帆席:指大禹治理洪水时驱赶蛟龙,让船只扬帆远行的情景。山祗:古代神话中的山神。水若:指水中的鱼。献幽宝:指将美丽的石头作为礼物献给别人。赠我:指赠送给作者。玉堂金井:指皇宫中华丽的殿堂和井台上的金盆。汲寒泉:指汲取清凉的泉水来研墨。青天:天空。浸虚碧:指使青色的天空更加清明。岂知来从海峤外:意谓这砚台是从海外传来的珍品。鸟道:像鸟一样的险峻道路。穿云:穿过云层。绝壁:陡峭的山崖。嗟我本是山中人:意谓我原是山中的隐士。惭无词藻对卿客:惭愧自己没有华丽的言辞来应对客人。乡人子云思奇苦:指家乡的人对这种奇特的事物感到惊奇和苦恼。终老汉庭长执戟:意谓最终老在京城当了一名持戟侍卫的将军。何怪著书玄尚白:意谓奇怪他为什么写书时用“玄”(黑色)而不用“白”(白色)。玄尚白:指写作文时用黑色的字,即黑体字。行当提携返敝庐:意谓应该提着这珍贵的砚台回到自己的家里去。更广牢愁吊遗迹:意谓更加珍惜这珍贵的砚台,并哀悼它的遗迹已经不复存在。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端砚的诗。全诗以端砚为媒介,通过诗人对端砚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开头四句描写了端砚的外观特征和制作工艺。端砚的形状犹如一只巨大的石砚,表面光滑如镜,颜色深沉,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一件艺术品。其制作工艺也十分复杂,需要经过选材、雕刻、打磨等多个步骤才能完成。诗人通过对这些特点的描述,让人感受到了端砚的美丽与精致。

中间四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端砚的神奇功效。它能够将墨水吸进石质之中,使之化为细雨般滴入砚中;又能将清水变成明亮的月光,照出清晰的文字;甚至还有将山神、水神等自然神灵的形象雕刻在上面的能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与神奇。诗人通过对端砚功能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无限魅力。

最后四句则是诗人对于端砚的赞美和敬仰之情的表达。诗人认为,端砚不仅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更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它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让人们远离世俗的纷扰和困扰,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宫廷之中却依然怀念山林之情的感慨,以及对于过去岁月的回忆与留恋。

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既表现了端砚的美丽与神奇,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