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名多士,清河最有声。
人危孔北海,帝识柳宜城。
蜀险谈间固,蛮讧檄到平。
凌烟何处在,风雨上铭旌。

【注释】

龙学侍郎:即李元膺,字龙学。

清河侯张公:指张方平。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唐时为郡,故址在今河北清河。

孔北海:指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因与曹操政见不合而被杀。

柳宜城:指晋朝的大臣羊祜,字稚齐,曾任荆州刺史,后任征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号“羊都督”。

蜀险:蜀国地势危险。

谈间固:指诸葛亮。

蛮讧:指诸葛亮出使南中,平定叛乱。

凌烟阁: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功臣而建。

铭旌:一种丧葬仪礼,用以表彰功德。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友人的挽词。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前两句点出死者生前的名声和地位;三、四两句写其生前为人的品格和事迹;五、六句写其在世时的功绩;七、八句则抒发诗人对友人的追思之情。

首句“白水名多士”,用白水(今陕西渭河)一带的人才济济的景象来反衬李元膺的才德。白水是古地名,位于今陕西省渭河流域,唐代此地人才辈出。这一句既赞美了李元膺的才华横溢,也暗含了他一生坎坷不平的命运。

“清河最有声”中的清河指的是清河郡,位于今天的河北省清河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这句诗赞扬了李元膺在清河郡的杰出政绩和声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好友才华横溢的羡慕和赞叹。

第二联:“人危孔北海,帝识柳宜城。”这里的孔北海是指孔融,他以直言进谏著称,但因触怒曹操而被处死;柳宜城则是指羊祜,他曾担任荆州刺史,后因出使南中而功高震主,最终被赐死。这两句诗通过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李元膺一生坎坷命运的同情和惋惜。

第三联:“蜀险谈间固,蛮讧檄到平。”蜀地地势险要,诸葛亮曾在此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南中地区曾发生过叛乱,但诸葛亮凭借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将其平定。这两句诗既赞颂了李元膺在四川和南中地区所做出的贡献,也表达了诗人对他英明果断、威武不屈的形象的赞美。

最后一句:“凌烟何处在,风雨上铭旌。”凌烟阁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功臣而建的一座楼阁,位于当时的皇宫内。然而,如今这座楼阁已经不复存在了,只能在风雨之中寻找它的踪迹。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李元膺的怀念之情,也暗示了他对逝去的友情的不舍和遗憾。

整首挽词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既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表达了对好友无尽的思念和哀痛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