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寂无言,垂杨照溪绿。
不见苎萝人,空吟若邪曲。
【注释】
道中古意二绝其一:
桃李:指桃树和李树。
苎萝:传说中西施的故乡或居所,在今浙江诸暨县南。这里以之泛指隐居之地。
若邪:地名,在今浙江绍兴县西南,有溪流曲折如曲水,故称若邪溪。
白话译文:
桃树和李树静默无声,垂杨掩映着溪水的绿波。
我再也见不到那位隐居于苎萝的人,只能吟诵那若邪曲的诗篇。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若邪溪所作。他站在溪边,看到溪边的垂柳,想到那些与自己同样热爱自然、不慕荣利的隐士。他感叹他们已不再人世,而自己也只能在溪边独自吟唱。
首句“桃李寂无言”,写溪边的垂柳,它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在默默地等待什么。桃李本非言语之物,但此处却用了一个“无”字,写出了它们的沉默。这沉默不是真的没有声音,而是它们在静静地等待着什么,等待着那个能听懂它们心声的人。这里的“寂”字,写出了桃李的静态美,也写出了它们的孤独感。
次句“垂杨照溪绿”,写的是垂杨。垂杨是一种生长在溪边的树木,它的枝条垂下,正好给溪水披上了一层绿色的外衣。这里的“绿”字,不仅写出了垂杨的颜色,也写出了垂杨的姿态,它们仿佛是在用自己的绿色来装点这片土地。
第三句“不见苎萝人”,写的是那位隐居者。他仿佛已经消失了,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这里的“不见”二字,写出了诗人对这位隐居者的思念之情。他曾经在这里与他有过亲密的交流,但是现在他却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只剩下这片土地和他的影子陪伴着他。这里的“人”字,不仅仅是指那位隐居者,更是指那位与诗人有过深交的知己。
末句“空吟若邪曲”,写的是诗人自己。他曾经为这位隐居者写过一首诗,但现在他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再也不能听到他的诗了。这里的“空吟”二字,写出了他内心的遗憾和哀伤。他曾经以为这首诗能够表达他对这位隐居者的思念之情,但现在他却发现,原来自己并没有做到。这里的“若邪曲”三字,指的是那位隐居者曾经写过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叫做《若邪曲》。这首诗曾经深深地打动了诗人的心,但现在他已经再也听不到它的歌声了。
这首诗通过对桃李、垂杨、若邪溪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那位隐居者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实现愿望的遗憾和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