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矩名轩义已谐,方方寻丈自恢恢。
勿侵四壁藩篱限,不费一天风日来。
学者毋欺惟暗室,圣门所乐只灵台。
盍朋但读立斋记,谁谓颜居曰陋哉。
以矩名轩义已谐,方方寻丈自恢恢。
勿侵四壁藩篱限,不费一天风日来。
学者毋欺惟暗室,圣门所乐只灵台。
盍朋但读立斋记,谁谓颜居曰陋哉。
诗句释义:
- 以矩名轩义已谐: 通过使用矩(方形)作为命名元素,表达了一种和谐的寓意,意指方形象征着稳定与秩序。
- 方方寻丈自恢恢: 描述空间宽敞,每一寸土地都被充分利用,显示出一种开阔和自由的氛围。
- 勿侵四壁藩篱限: 强调不要侵犯或限制四周的环境,保持空间的自由与开放性。
- 不费一天风日来: 暗示无需消耗太多资源或劳力就能享受到美好的环境。
- 学者毋欺惟暗室: 告诫学者在没有他人监督的环境中要保持诚实和谦逊。
- 圣门所乐只灵台: 表达了圣人喜欢清净、简朴的生活方式,强调内心世界的修炼。
- 盍朋但读立斋记: 鼓励朋友们一起阅读《立斋集》,从中汲取智慧。
- 谁谓颜居曰陋哉: 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居住环境的不满,认为这种居住条件并不落后。
译文注释:
- 矩:方形,象征秩序和稳定。
- 寻丈:指尺寸,这里强调空间的宽敞。
- 藩篱:古代用于围住边界的木栅栏或土墙。
- 暗室:内室,通常指没有外人打扰的地方。
- 圣门:指儒家学派,特别是孔子的门徒。
- 立斋:金履祥的字,此处指代他的作品集《立斋集》。
- 盍朋:何不,表示鼓励的语气。
- 陋哉:何等简陋的意思,这里用作反问,表示否定。
作品赏析:
- 主题明确:诗中表达了对生活空间的向往,以及追求简单、自然生活方式的理念。
- 语言简洁:诗歌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情感。
- 意境深远:通过描绘空间的广阔和自然环境的美好,传达了一种超脱物质享受的精神追求。
评析写作背景:
- 该诗可能是在金履祥居住的环境中所作,反映了他对居住条件的期待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金履祥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他的诗作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哲学思考。
-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和谐的追求,是其作品中的一部分,展现了他的生活理念和艺术风格。